第267章 王孙要做的事,还有很多(第2页)

    在过去,有关宗亲诸侯的事,除去招待、联络等粗枝末节,是典属国在负责,其他诸如敕封、罢黜及移封等事宜,可都是东宫太后的职责范围。

    正所谓:权力是地位的根基。

    关乎宗亲诸侯的所有大事,都由东宫一言而觉,东宫太后在宗亲诸侯眼中,自然就是万万得罪不得的存在。

    甚至是唯一一个‘绝不可得罪’的存在。

    但若今后,汉家的宗亲诸侯,果真都要先请天子审查一下自己的儿子们,然后再确立继承人,那就等于出现了第二个宗亲诸侯万万得罪不起的存在。

    诸侯得罪不起的人,从一个变成两个,这就等同于原本独属于东宫窦太后的权力——对宗亲诸侯予取予求的权力,将被天子平白分走一半。

    而且不单是窦太后的这份权力,被天子荣分走一半,而是汉家日后的每一位太后,都被后世的每一代天子,分走这一半的权力。

    而且这里的‘分走一半权力’,可不只意味着原来太后一言而觉的事,以后得由太后和皇帝一同决定。

    太后能干,那就是太后独揽大权,临朝称制,把控政权的大方向;

    皇帝能干,则是天子君临天下,镇压包括东宫太后在内的整个天下。

    故而,原本独属于东宫太后的权力,在被天子分走一半之后,便必定会成为两方对立的又一战场。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但你一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劳,二没有和皇家嫡脉的过硬亲缘关系,属于绝对意义上的透明人。

    在过去,你朝思暮想着移封中原,摆在你面前的唯一选择,便是在东宫太后面前露回脸,甚至是让东宫太后欠你一个人情。

    于是,你等啊等,等啊等,穷其一生,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

    同样一件事,在燕王刘定国闹出这么一档子事之后,便会彻底大变样。

    你还是宗亲诸侯,封国在南方,非常贫瘠;

    你也还是一无功劳,二非嫡脉的远方宗亲,想要移封中原,依旧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方案。

    也可以选择效忠天子,争取移封。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选择在东西两宫之中,替其中某一方,办一件损害另一方利益的事。

    当然了,如果你选前者,你就要小心日后东宫驾崩,你会被天子秋后算账。

    而这,也正是窦婴‘不敢’看透这弊端在哪的原因所在。

    ——这件事唯一的弊端,便是让汉家的天子,也实打实具备了拿捏、制衡宗亲诸侯的权力,将这个原本独属于东宫太后的特权,转变为了太后、天子共有的权力。

    类似的权力还有许多。

    比如太后、天子皆可口称朕,亡称崩,出入称警,行文用制;

    比如太后和天子,都可以掌控大权,都可以‘君临天下’。

    但这些由太后与天子共有的权力,无一例外:都属于只要皇帝还能撑住场面,就轮不到太后去行使的。

    反观汉家的天子,就拿刘荣举例,即位这才不到半年的时间,平日里与人交谈,朕字儿那都是当逗号用的。

    换而言之:当某一项权利,在汉家属于太后、天子共有,那你就可以直接将其理解为:只要天子有能力行使这项权力,那这就是天子的权力!

    只有天子无法行使这项权力时,太后才会站出来,暂时代掌这项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