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捅娄子反方向的闲鱼

第636章 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第2页)

 

原来这个传统从现在就开始了。

 

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比如乡下合作——,医疗,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价格。

 

再比如高考,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分数,不同的试卷,这个就叫因地制宜。

 

说起来前朝的科举也是一样,"乡试"不同的地方也是都是各地的领导出题,也是到了"会试""殿试"才会是统一试卷。

 

当然,更多的人是靠"举荐",不需要考试。

 

真是古老的传统。

 

离开四九城,这里才是常态啊。

 

虽然脚下的土地现在已经划到四九城所属了。

 

想想轧钢厂的白面馒头……

 

许大茂不想说话。

 

眼看许大茂不说话,刘厂长偷偷给南易使了一个眼色。

 

南易拿着勺子在饭盆上"砰""砰"敲了两下,吸引外面人的注意力。

 

“刘厂长,刘主任,许主任,要几个棒子面野菜窝窝头?”

 

没有饭盒,粥是没有办法打了。

 

这黄色的棒子面窝窝头连二合面都不是,纯棒子面,吃着百分百剌嗓子。

 

里面应该包裹的是野菜。

 

许大茂还没吃过纯正的玉米面呢。

 

不过据说南易这位大厨,做的野菜窝窝头很有特色,大家都很爱吃。

 

“许主任,尝尝?”

 

“那就来两个吧。”

 

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兄弟,都是工农兄弟,你能吃得,那就都能吃得。

 

而且许大茂也想尝尝大家都喜欢吃的棒子面野菜窝窝头有多好吃。

 

三个人身上明明有那么大的酒味,时间也是吃过饭的时间,许大茂是确定这是刘厂长故意搞出来的。

 

接过两个窝窝头,也没有客气,张嘴就咬了一大口。

 

和他想象之中的口感完全不一样,香味是一点都没有,在嘴里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又干又涩,里面也确实包裹的是野菜,但只有一点咸味,应该是水煮过的野菜。

 

一点油星都没有的水煮,就放了盐。

 

一口咽下去,许大茂只觉得有点噎得慌。

 

要是普通人,肯定只能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吃,再搭配上粥,指定是噎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