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作协和文联(第2页)

  最重要的是,抛开影视圈本身的行业盘子,它带来的附加作用,也是极其明显的。

  比如说未来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宣传推广,市场扩散等等。

  李长河自己不一定有时间倒腾这个,但是他完全可以帮自己媳妇朱啉规划一下啊。

  别的不说,张广年要是当了作协的书记,那级别保底也是一个副布啊!

  而在李长河思索的时候,刘建青也笑着说道:“怎么说呢,作协跟文联关系比较复杂。”

  “我大体给你解释一下,文联早期是文艺工作者组建的,它跟妇联,政协这些机构差不多类似。”

  “文联以前内部有个组织叫文协,就是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来这个协会重新改组就成了作协,但是作协是归文化部管辖。”

  “不过作协跟文联关系密切,其实依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就像现在,文艺筹备小组,其实同时筹备的就是文联跟作协。”

  听到刘建青的科普,李长河算是明白了过来。

  “这样啊,明白了。”

  “全国文艺工作者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等你加入了作协,别的不说,咱们京城的同行,到时候是经常有机会碰面的。”

  刘建青这时候认真的冲着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点点头:“没问题,等作协恢复了,我一定第一时间加入。”

  别的不说,整个八十年代,作家这个光环还是很强大的,尤其是作协的作家。

  “那,这次来是准备交稿的,看看这篇。”

  李长河这时候又从包里拿出了稿子,递给了刘建青。

  刘建青接过来扫了几眼,然后就放了下来。

  “你的水平我还是有数的,放我这里就行了。”

  “不过咱们说好,就算你后面写的少了,写出来可还是得优先给我们《人民文学》啊,咱们这关系摆在这,你可不能先给别家。”

  刘建青这时候冲着李长河叮嘱说道。

  没办法,刘建青已经预见到了,文联和作协一恢复,一大片竞争对手就要出来。

  别的不说,他听说隔壁人民文学出版社那边就要推出自己的文学杂志,要搞什么《当代》

  除此之外,京城出版社那边好像也要推出自己的杂志,那边的一位老主编一直有想法做一本新的杂志《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