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飞一般的炮兵(求追读)(第2页)

 “法国人参战了。德里森将军虽然在利格尼茨击溃了他们,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部队马上就要抵达卢森堡,在那儿与普鲁士人进行战斗,自己更能在实战中得到经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将军! 

 然而,拿破仑这个用炮的天才却将骑炮兵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将某些军团的大炮全部骑炮兵化。 

 拿破仑抚摸着令他着迷的新型骑炮车,脑海中回忆起训练过的那些骑炮兵战术,心中不禁一阵激荡。 

 总之,在他之后,各国对骑炮兵的重视程度成倍提高。 

 约瑟夫知道不许炮手坐车是极难做到的,便索性给他们加了座位,顶多就是加一匹马的事情。这样也能使骑炮兵的移动速度提高不少。 

 卢森堡中西部,温塞勒。 

 此时拿破仑正在“抱舔”的那个长条形木屋就是后来非常常见的,外号“大棚车”的弹药车。 

 至于大炮那边,约瑟夫也做了一些改进,主要是给炮尾加装了后世火车车厢之间的那种卡扣。 

 别小看这一改动,在骑炮兵需要转移时,能将大炮套在马上的时间大幅缩短,操作也更简便。 

 这东西将大炮的后勤保障全部“集成化”,作战的时候能快速拖出里面的炮弹和火药,移动时又能在短时间内装进去,由马匹拖走。 

 不过有马车不坐,这是谁也受不了的。于是,炮手们便坐在弹药车的车顶上,也就是状如倾斜的法式屋顶的位置。虽然臀部是肯定不好受的,但想要偷懒就只能忍着。 

 就如刚才攻打温塞勒时,他只下令进行了十几轮的炮击,防守的奥地利人就跑了。 

 雷奥的部队应该还剩下1千6百人左右,而自己则带来了十倍的兵力,攻下卢森堡城毫无悬念。 

 这比腓特烈的骑炮兵使用的火药车、弹药车、工具车各分一摊,移动时都得套马要便捷得多,也就省时得多。 

 约瑟夫更进了一步,连收绳子都免了,马匹拖着很长的绳索直接就走,而后炮手利用炮架上的绞盘慢慢收绳子。 

 另外,约瑟夫还在弹药车上加了6个座位,供炮手们乘坐。历史上的“大篷车”是不许士兵乘坐的,炮手得徒步跟车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