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吓人的故事

 看着窗外车水马龙,李建不禁感慨,这生活的美好。</p>

 刘薇毕竟是从海外回来的,见多识广,知识丰富。</p>

 但是,学院派的风格有点浓重。</p>

 不是很符合国内的金融市场的风格。</p>

 国内金融市场,很多时候,还有一股子草莽风格。看中的是盈利能力,不是那么注重学历。</p>

 所以,刘薇如果学习华尔街那一套,只招聘一帮高学历的人,可能会闹出水土不服的问题。</p>

 还有可能连带把整个基金公司都弄垮掉。</p>

 但是刘薇又是自己的老师,不能给她说教太多。</p>

 毕竟,她可是经济领域的专家,财务金融方面也是一等一的水平。</p>

 自信,而且有点骄傲。</p>

 说教是行不通的。</p>

 李建准备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告诉刘刘薇防范基金公司的风险。</p>

 李建端起咖啡,笑着说道:</p>

 “有一个年轻大学生,毕业之后,应聘了南方的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是他大学的学长。所以,给他很优惠的薪水待遇。”</p>

 “本来着急上班的,但他因为生病,跟学长请假,迟几天才去报到。等病好了,他一去公司,就发现公司一个人都没有了。大门上被贴了封条。”</p>

 “他就纳闷,这好端端的公司,居然集体消失。问隔壁公司的人。这基金公司哪里去了。”</p>

 “您猜怎么着了?这些人哪里去了?”</p>

 刘薇笑道:“我猜不出。”</p>

 李建继续说道:</p>

 “旁边公司的人看他是个稚嫩的年轻人,也不怎么想搭理他,就说了句:抓走了。”</p>

 刘薇惊讶地问道:“抓走了?后来呢?”</p>

 “后来,这年轻人也不如意。很长一段时间从事各种非金融类的工作。又过了好多年,等他偶然在街上遇到一个背着蛇皮袋捡瓶子的人,面相特别熟悉。上前一看,果然是当初面试他的基金经理。这基金经理姓黄。他就问,老黄,你怎么沦落到捡垃圾的底部了?公司哪里去了?”</p>

 陈思思也笑着问道:“那公司哪里去了?”</p>

 “老黄这就说了,诶,别提了。前段时间公司的人都在宫里,最近才出来的。年轻人就问了,为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