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人口红利消失了怎么办(第3页)

 “没错。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很多工厂已经招不到廉价的劳动力了。到时候,最后的人口红利消失,我们的很多低端制造业工厂,即将会被淘汰。然后迁到东南亚去。”

 李建的超前观点,让众人都大为震惊。

 “现在说人口红利消失,是不是有点早?大部分的工厂现在招人还是很容易的。这又怎么解释呢?”

 李建笑道:“要看以后。现在都是60后和70后为主要的劳动了,少部分80后。但是以后90后的人口迅速减少。到了他们担当劳动力主力的时候,无法支撑低端制造业需要的人口。到时候,只有高效益的制造业才能有机会生存下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即将面临淘汰。”

 李建的话,让众领导开始沉思起来。

 “好像有点道理。毕竟90后比80后少了很多人。00后比90后估计少更多。到时候,人都没了,还搞什么劳动密集型产业。我看,还是要提前布局,要有长远目光。”

 “嗯。李建的眼光还是很长远的。考虑到了几代人的人口变化问题。”

 “看来,低端制造业也只能搞十来年。70后80后人口还算多,但是90后就少很多了。各位,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得充分利用这波人口红利,尽快把滨海发展起来。”

 “嗯,没错。不过,也得尽量引进一些高端的制造业,最好是高科技企业。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要发展。毕竟也要考虑到青年的就业问题。”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旅游业也要提上议程。”

 夏雪的父亲本来想要随便问一下李建的,没想到李建随意的回答,却闹出这么沉重的话题。

 那就是劳动的人少了,养老的人多了,该怎么办?

 李建看到自己成功把一群领导忽悠得开始沉思,他心中有点高兴。

 毕竟,平时这些领导天天拿着稿子在开会的时候,喊着各种口号。

 现在让他们提前知道未来即将发生什么,或许滨海可以提前一点布局高端一点的产业。

 李建根据前世的记忆,知道十几年之后,人口红利消失,到时候,轻工业几乎很容易就外逃到东南亚。到时候再谈产业转型升级,有点晚了。

 这就是自己为什么偏好金融交易,不想搞实体经济的原因之一。

 李建知道,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兴旺发达的时候,也有萧条的时候。但是金融业,却是旱涝保收。

 吃完饭之后,李建正准备回交易室。

 在餐厅门口,居然看到了秋妮和秋敏。

 这可把李建吓坏了。

 要是让夏副市长看到,估计又要发生点什么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