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张老西

第703章龙脉秘境(第3页)

    太庙琉璃顶上,飞檐脊兽是能看到轮廓,显得阴森而肃穆。

    晨风卷起灰尘,在汉白玉丹陛的缝隙间打着旋儿。

    御道尽头,九龙宝盖下,大宣皇帝萧启玄负手而立,面如寒霜。

    他安静坐在榻上,深邃的目光投向太庙紧闭的殿门,旁边的热茶早已冷透。

    裴宗悌带回来的情报,让他头皮发麻。

    “蟠桃会”竟只是祭品,建木的妖人已在“九门阴墟”深处做了手脚。

    不敢有丝毫怠慢,他立刻下令彻查龙脉异常,且亲自守在外面。

    太庙大殿内,烛火通明。

    香樟木特有的浓郁气息混合着线香烟雾,充斥着整座大殿。

    太庙内,供奉的是大宣历代皇帝及其正配皇后神主牌位,按“同堂异室”、“左昭右穆”分布。

    除此之外,还有获封入太庙享受供奉的文臣武将。

    供奉的规格也是顶级,除去礼乐祭器,还有牛、猪、羊各一陈于俎。

    这是“太牢”之礼,而那些文臣武将则配享案,“少牢之礼”供奉。

    大殿正前方,三十六名宗人府皇族术士,手持礼器,摆出天罡方位环绕。

    法阵中央,玄祭司裴宗悌、钦天监白辰山,以及一位蟒袍老者皆盘膝而坐。

    无论裴宗悌还是白辰山,此时都有些忐忑和激动。

    他们虽一个是儒教高手,一个是地师宗师,在玄门之中地位尊崇,但还是头一次接触龙脉。

    这是王朝隐秘,除去开国时那些国师,还是首次由外人进入。

    而宗人府的术士们,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皇帝派外人探查,分明是对他们不信任,但如今出了事,且后方有大内高手监视,此刻也没人再敢反对。

    法阵中的蟒袍老者,乃左宗正鲁川王,算是皇帝亲信。

    顺阳王的宗人令之位肯定被剥夺,他便是钦定的下一任宗人令。

    “二位。”

    鲁川王看向二人,苍声道:“进入后切记紧随本王。”

    说罢,便对着旁边使了个眼色。

    周围宗人府术士立刻抱着礼器,吟诵《大宣祭天地祷文》。

    “伏惟乾坤浩荡,阴阳肇分,大宣受命于天,承神州气运…”

    随着恢弘声音,大殿内香火味更加浓郁。

    法阵中三人只觉身子一轻,便好似腾空而起,钻入烟雾之中。

    虚幻与现实的壁障,此刻似乎都已模糊。

    三人阴魂巡游,穿过迷雾后,终于看到了“九门阴墟”。

    不同于李衍,他们借助太庙法阵,乃是以高空俯视,视野更加清晰。

    视野所及,皆光怪陆离。

    他们看到的,不再是单纯的京城废墟倒影。

    但见汉白玉的石基,托着斑驳的唐风夯土墙垣;

    金帐狼国风格的喇嘛塔,半截湮没在大宣宫城的琉璃瓦砾堆中;

    还有狼国的“斡耳朵”(宫殿)残影,在一条流淌着宋式漕船虚影的河道边时隐时现……

    历史的尘埃,并非按时间序列沉积。

    而是如同被打乱的纸牌,层层迭迭、扭曲交错地压合在一起。

    每一次空间的微幅颤动,都带来视觉的眩晕和认知的撕裂感。

    裴宗悌和白辰山想看的更清楚,却只觉一阵眩晕。

    “二位,不可凝视。”

    鲁川王沉声道:“秘境洞天,蕴含天地奥妙,我等皆是凡人,借太庙国祭窥视,若沉迷其中,阴魂便会受损,难以承受。”

    裴宗悌和白辰山闻言,不敢再凝神观望。

    他们看向远方,看到的九门,同样和李衍不同。

    但见京城九座大门悬浮运转,不再是单纯旋转,而是交错前后推进。

    像极了一个缓缓跳动的巨大心脏。

    而城门开阖吞吐的,则是凝成实质的怨念、残留的王朝香火、乃至稀碎空间碎片。

    崇文门内,仍可见那些僵硬的商贾残魂重复着昔日纳税的队伍,哀嚎无声…

    正阳门内,偶尔能瞥见金帐铁骑冲锋的刹那光影重现,箭雨破空之声化为尖啸,撕裂寂静…

    朝阳门内,蜿蜒如长蛇的漕工队伍,扛着看不见的米袋,弯着脊背默默前行…

    宣武门内,断头台刀口锈迹斑斑,数不尽的无首尸身立于血泊中…

    每一道城门,似乎都是一个独立的时空陷阱。

    一个历史瞬间被固化在门内,不断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