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池塘边的离奇案件(第3页)
柯南“可是时间上吻合的,昨天晚上下了一点雨可是却完全没有湿,表示是在雨停之后才拿来烧的,也就是深夜到今天早上这段时间之内。”
“原来如此。”
光彦“所以这是昨晚那个小偷的东西的可能性非常高是吧?也就是说他从那个房子偷了三百万之后逃到这里来。”
元太“企图在这里销毁使用过的东西。”
柯南“我猜这两件事情不一定是不相关的事情。”
光彦“哪两件事啊?”
“就是昨天晚上那个偷盗案跟二本松先生那么想要鳄龟的这两件事啊。”
一段时间后高木警官被叫过来“你的意思是说那位二本松先生就是昨天晚上的那个小偷是吗?”
柯南“嗯,你说过小偷是一个瘦瘦高高的男人对吧?”
“是啊,我是这么说过。”
光彦“二本松先生就是瘦瘦高高的啊。”
柯南“而且他还说了这样的话……还有他指头上包扎的绑带,他的指头应该是在他想在这里销毁证据时弄伤的,我猜他的手就是被鳄龟咬伤的。”
“只是到现在我还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元太“我知道了,你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想要收养鳄龟对不对?我可是猜出来了喔。”
“啊?”
“听好了,基本上就是呢,那个家伙昨天晚上偷了钱之后跑到这里来,他在这里拿掉头套,取下手套,准备销毁那些证据。”
“就在这个时候,鳄龟突然咬了他一下,当他手指被咬的时候那只鳄龟也看到了他的长相了。”其他人无语。
“可是没想到这个池塘里竟然会有四只鳄龟,他根本不知道……”元太不知道其他人把他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光彦“柯南,要是他真的是小偷的话不是早就拿到三百万了吗?为什么不敢快把欠人家的钱还一还呢?”
“对,问题就是这点。”
市政人员“第四只,这应该是最后一只了。”
众人听到四只鳄龟都被抓到后跑过去,高木警官询问市政人员“你说今天早上是谁通报说这里有鳄龟啊?”
“他是没有说他叫什么,不过是个男人,声音听起来还蛮年轻的。”
柯南:果然没错,他应该是因为自己抓不到所以请市政的人来帮忙抓,不过他为什么一定要抓到鳄龟呢……
所谓出状况,到底是出了什么状况呢?昨晚在那个时候四只鳄龟其中一只咬了他的手指,光是这样的话会有什么特别的……
柯南注意到一位母亲带着孩子看关在笼子里的鳄龟“小修不可以,太危险了,好了,我们回家吧。”
柯南看向公园外面:难道说……哼,可是好像也不无可能啊。
“我觉得这四只鳄龟统统都应该尽快送去检查一下比较好。”
高木警官“检查一下?检查什么东西啊?”
一段时间后高木警官看完报告后向柯南四人表示他明白了,柯南高兴起来“果然没错。”
三傻“啊?”
一段时间后男人来到市政厅“啊?不能让我收养它们了?”
“不是了,因为还得跑一些程序所以请你给我们一个星期的时间好吗?”
“要,要这么久啊?哎……要我等一个星期,怎么可能嘛……对了!”男人离开市政厅。
高木警官“开始有动静了。”
一段时间男人跑到置物箱这边“我看看,我记得好像是304……有了。”
这时他发现硬币投不进去“怎么了?怎么搞的?”
光彦“你再怎么弄都打不开的。”
柯南“你想要你想要先预付一个星期的租金对不对?因为要是放着三天不管,管理公司就会以安全理由把里面的东西收走啊。”
“不是,我是因为那个……”
柯南“非常抱歉,你大概不晓得,依照储物柜本身的设计,没把钥匙插进去就没办法投钱啊。”
“是,是这样的啊?”
高木警官出现“不好意思,我们要打开这个置物柜了。”
“警察?”
没过多久鉴证人员打开置物柜,从里面拿出一个装满了现金的包包“二本松先生,请问这些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可恶……”
柯南“大哥哥,你是因为欠人家钱,昨天晚上闯进一户姓袋小路的人家里偷走了三百万对吧?不过你把它放在置物柜里真是一大失策诶。”
“那个时候我还在想我的运气怎么会这么好……可是我已经没有一百块硬币了。”
柯南“只要到人烟稀少的公园把证据销毁,到早上再去把钱拿出来就好了,照理说这么做应该是会很顺利,想不到这时候钥匙被鳄龟吃了。”
高木警官“我们还想说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情,但这就是x光检查的结果。”
柯南“你决定打电话给市政府请他们帮忙抓那只乌龟,目的就是想要把钥匙从乌龟肚子里拿出来。”
元太“可是,干嘛一定要这么麻烦呢?你可以跟置物柜公司讲说钥匙弄丢了,请他们帮忙打开不就行了吗?”
光彦“怎么可能,如果用这种方法请他们帮忙打开,为了确认委托人的确是放东西的本人,都会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啊,要是他们发现那是三百万现金肯定会联想到昨天晚上发生的盗窃案。”
“对哦。”
步美“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拿到鳄龟啊……”
这时男人突然逃跑,正当柯南要用足球阻止男人的时候苍天蓝羽突然出现一脚把男人踢晕“羽毛?”
苍天蓝羽打了个哈欠后伸懒腰“你们几个可真让我等的够久的,不过小偷已经被逮到了那么我就先回家了,高木警官麻烦你收尾了啊。”
“好……”
柯南朝着远去的苍天蓝羽大喊“既然你知道为什么不早点出现?!”
“我想看看某人功力是不是跟平常一样。”
“真是的……都这么大个人还用这么幼稚的理由,关心我的安危你就直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