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傅伯昌的帮助(第2页)

 傅伯昌的反应在宋盏意料之中,宋盏在对方眼里现在只是个毛头小子,顶多算有些见地的后生。

 “刚才你说有了钱不会放到股市,你打算做什么呢?”傅伯昌感觉宋盏似乎是有目标规划的。

 宋盏想了想,说道:“创业。”

 “创业?”傅伯昌稍稍有点失望,在他看来,宋盏这个年纪创业,无疑是投入另一种“股市”。

 但傅伯昌没有像在沪交所一样,开始劝宋盏不要创业。

 “小宋同学一点不闲着啊!”傅伯昌笑道,“能告诉我要做什么么?如果是商业机密,我就不听了。”

 宋盏知道对方也不感兴趣,于是说道:“做大学生家教。”

 “大学生家教?”傅伯昌没听过这块能创业,“具体是?”

 宋盏也不避讳:“正好,您也可以帮我参谋一下。我发现高中补习市场,补习老师很少,大部分是在校老师私下补习,但教育局是严格禁止的。”

 “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很多学生会请大学生家教。但家教门路有限,信息整合不够,而且去学生家也时有危险发生。”

 “目前我们一起组建了一个大学生辅导团,专门做高三学生补习,牵线想兼职的大学生和想补习的学生。”

 “因为有高校支持,给我们提供了场地,我们就能够在校内进行补习,现在已经有30几个人,还在持续扩大。”

 “根据我的预期,如果囊括整个冰城高校,预计能够涵盖的中学生能达到上万,而覆盖大学生则是五到十万。”

 “……”

 傅伯昌认真地听着,提问一句:“你的目标不是为了纯粹做这种类似中介的事情吧?”

 “不是。”宋盏老实回答。

 “也不像是转成教育公司,和新东方一样。”傅伯昌目光敏锐。

 “您说对了,也不是。”宋盏感叹对方眼光独到。

 “那你是要做?”傅伯昌能知道宋盏不想做什么,但不知道他想做什么。

 “我想扩张到全国,做大学生用户群体。”宋盏说道。

 “大学生用户群体?”傅伯昌琢磨这个词。

 “对,大学生用户群体,信息整合,互联网。”宋盏说了几个关键词,就不再说下去了。

 傅伯昌已经能够品出宋盏的野心,他也在判断这个思路是否可行。

 “您觉得如何呢?”宋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