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冬三十娘

第79章、物议不休,所为何来?(第2页)

据说严嵩将要倒台时,去孔家求助,孔家让他坐在堂外板凳上却并不相见,这还留下了个冷板凳的典故。

后来倒向新朝又何等丝滑?

如今孔家在山东所占田土又何等之多?

孔尚贤之后,朱常洛又一一关心了一番三位阁臣,而后则是吏部、户部两位尚书,接着便轮到了朱国祚。

“听说,大宗伯好酒?”

朱国祚有些尴尬:“臣……确实喜美酒,但不敢误事……”

“以前不是大宗伯,也不算打紧。”朱常洛意味深长地看着他,“登极诏颁告天下后,你所受非议也不少,要多注意一下。三位阁老年纪都不小了,六部尚书中,唯有卿是翰林出身。”

“臣明白了!臣谢陛下隆恩,必戒肃己身,须臾不误国事!”

朱常洛说的是实情,不算“自勉之”的画大饼。

对朱国祚,朱常洛也选点明了他知道登极诏中没提蠲免会产生的影响。

而后又是其他九卿、都察院的其他高官、六部侍郎和六科都给事中。

这些人里,朱常洛多和两个聊了聊。

一个是被擢迁回来的新任工部右侍郎贺盛瑞,一个是被官复原职的工科都给事中王德完。

两个都算是直接蒙朱常洛恩典。

对贺盛瑞,朱常洛说道:“这回重修皇极门之后,三殿两门短时间内不会兴大工了。皇极门之后,朕对你另有重任。重修皇极门,于你而言是轻车熟路。在工部,这段时间内多熟悉一下河道事。”

贺盛瑞没想到皇帝对他竟这么看重,激动地回答道:“臣督修工程还好,只是河道事……臣恐难当大任。”

皇帝只差明说要让他去总理河道衙门了,总河一职确实都是署工部高官衔担任。

殊恩升为侍郎,已算进入朝堂重臣序列,而总河则更上一层楼。

“拿出你明实务、管理得力的干劲便好。朕知你贤,你便无忧。”

而王德完这科道“加特林”满血复活,对给了他恩典的朱常洛却不改本色,甚至更加来劲。

“陛下,三殿三门还是不能耽搁,此朝野众望仰祈之事。再有,登极诏颁告天下,臣等既感佩于陛下亲为表率、厉行节俭,又忧小民多艰……”

“……今日是赐宴,不议事。卿有事要奏,明日朝会上再议不迟。”

说是不议事,但像昨天赐宴之后一样,三位阁臣、九卿又被留了下来。

养心殿里,大家都呆在履仁斋。

这回,朱常洛很快到来。

众臣参拜之后,便是赐座。

朱常洛开宗明义:“昨日得申阁老密揭言朝野于登极诏不言蠲免事物议纷纷,适才已有一些臣工向朕面陈过。明日便是朝会,朕想先听听卿等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