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冬三十娘

第154章、新君多疑

整个江南现在所寻觅的都是明路、生路。

但张益等人以为的明路、生路是抓出一批“江南高姓”,让皇帝认为震慑已经足够就行了。

舒柏卿听到的明路、生路却如同黑云摧城。

他的牙齿直打哆嗦:“二位大人,下官这么做了,以后还如何治境安民?”

“谢家是钦案要犯,再加上另外一家,也不过两家而已。”王德完看着他,“办完了,长兴县平静了,他们两家抄归官田的田地才是香饽饽。以舒知县的手段,分派得宜,焉能不让其余各家心满意足?这一打劫,诸府县各有一两家,呈到京里就是上百家,那自然是够了。”

舒柏卿心里震撼无比:江南又不是什么偏僻地方,一桩倭寇劫粮大案,足足上百家地方大族家破人亡,那是何等震怖消息?

后面真能心满意足,又或者提心吊胆?

“二位大人,若还要严查他们该优免之外又偷逃了多少赋役,这怎能令其余士绅之家心安?”

“仍是那句话,钦案要犯,再小的罪状也要查清,否则陛下何以释疑?”王德完盯着他,“你们这些地方官,又如何解决积欠赋税的问题?地方这么多年都过来了,难道不明白只是事情不通天,就不必如此?从今往后,议论、做事都需要掂量掂量。”

舒柏卿当然是懂这个道理的,但仍旧忧心忡忡。

谢廷赞也觉得不太对劲,为什么萧大亨和王德完的做法,都是在江南散布皇帝的“多疑”、“敏感”呢?

这可真不是什么仁善之君的形象。

王德完还补充:“案子办得越快,道理说得越明,后患越小!八月十二,陛下大婚。若能在那之前彻底查明此案呈奏御前,兴许龙心大悦,这场风波就过去了。明白吗?”

“下官明白!明白了!”

很畅快、很爽快。

对王德完和谢廷赞两个来说,后面就是这种套路,每到一处一办一个准。

地方官自然也没多少干净的,但王德完亮而不念的圣旨有极大威慑力,而且也给他们找好了说辞:这可是连江南大员都能要挟的名门高姓,他们那些小小地方官又能为之奈何?

这反而是一个平账和解决往年积欠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