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倭船开进莫愁湖(第2页)
南京诸官则从厚载门东街转南,出了皇城东安门再沿东皇城根南街去东长安街南面的南京文臣诸衙。
出了东安门,他们就看到了刚从朝阳门回来的魏国公。
“魏国公。”叶向高惊讶地问,“孝陵祭祀已毕?”
“奉圣谕,自不敢怠慢。”徐弘基和他们见礼,“礼部司祭官也在此。正好内守备遣人过来,就没有多耽搁。诸位大人,我还要赶去守备府,失礼了。”
说罢匆匆往南先行。
众人看着他的背影,感受到的是他们的默契。
“祭祀不可轻忽,当真礼成?”叶向高问着南京礼部仅存的一个郎中。
“……魏国公准备甚周。”他只是言简意赅的回答。
“看来平夷伯自然也恰好巡到了南京城外。”叶向高看了一眼张益,语气意味深长。
“先回衙吧。”
张益心事重重。
现在仿佛命运被掌控于别人手中,耿定力人事不省的模样实在让人难以心安。
他自然不可能已经死了,可那又显然是担心耿定力在众目睽睽之下嚷嚷什么,这才用了些什么手段吧?
那么耿定力到底说了什么?
萧大亨让他们别惊慌,但他们只能惊慌,却不能真做什么。
造反?潜逃?
江南此后当然有其他消极抵抗的手段,但钦差来临后,他们这些江南要员却很难立即又掀起波澜让朝廷退让。
朝廷如果不退让,他们不就跳到了枪口?
外郭城的后湖畔,南京三法司的首官们已经看完了卷宗,个个面无人色。
“本钦差已经大体把案情问清楚了,接下来却是三位要将功补过。”萧大亨好整以暇地看着他们,“倭寇劫粮案是表,江南抗税案是里。积欠的田赋就不是应缴之田赋了?个中轻重,你们自知。”
“……钦差大人。”赵参鲁后怕不已,“此前劾议锦衣卫私押罪囚,南京三法司是不得已而为之。”
“与内臣斗,与厂卫斗,本钦差懂,陛下也懂。”萧大亨摆了摆手,“这自然不怪你们。只是若仅仅过问倭寇劫粮案,岂非因表失里?三位,江南其他的大案,自然该当南京三法司来审处,三位可明白?”
“明白!明白!”
不管如何,他们三人是长舒了一口气。
都说到将功补过了,他们三人自然无事。
可如果江南抗税案才是本质,那么户部……
赵参鲁赶紧率先补过:“钦差大人,恐怕应天府衙和南京留守上直卫、南京五城兵马司也要……”
“你提醒的甚是,不过守备厅上自有安排。”现在萧大亨只是看着他们三人笑问,“对于这江南为何因为未言蠲免便群起抗税,三位知道些什么?”
“这……”
难道他们也要先说点什么证词?
南京守备府那边,成敬就干脆得多了。
“你虽不能调兵,但江南诸卫武官铨选、俸粮名册,你还是能过问的。”成敬看着郝杰,“此前大司寇那边传问南京六部郎官和地方文武,他们自是说得滴水不漏,但和牛抚台从诸府查明的情况却不一样。”
“成公公所言何意?”郝杰内心愈发警惕。
“咱家给你个机会。”成敬盯着他,“谁对你说什么太湖水匪为患,让你传告镇江卫、苏州卫、宣州卫用心分守的?你不必惊慌!这只是例行公事,你自然谈不上什么过错。咱家只想知道,是有公文行到你兵部,还是什么人就那么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