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宫中选后,谁偏不从(第3页)
最后被两位太后挑选出的这三人里,山西介休范氏范思容名列其中,出身民籍。
大明并没有专门的商籍,它只是民籍里的一个世俗称谓。
宫廷画师所绘画像自然比不上后世照相机,朱常洛倒只是对相貌略扫一眼,此前一边想着京城粮商们的应对,一边看的还是她们这三个月所得到的评语。
能走到最后一关,评语都不差,都是好词。
或者说,如果不够懂礼、忍让、恭谨、镇定,也不可能走到最后一关。
除了范思容,另外两人一个是大兴县人,姓郭,闺名郭兰芝。出身亦是民籍,家中曾祖辈出过一个举人,但如今无一人有功名,她父亲郭维城已经考到四十一岁了,还没能成为秀才。
另一个是宛平县人,姓刘,闺名刘依。她家里却是军籍,有个河阳卫世袭正千户的官职,父亲刘应元如今在南城兵马司当差。
现在她们已经并排站在了朱常洛面前十余步的地方,一人着红,一人着紫,一人着白。
她们的身段自然掩于精心准备的新衣之下,脸庞也被团扇遮挡着。
“往后便是伺候皇帝的人了,也无需羞怯,把扇子放下来,让皇帝好生瞧瞧模样吧。”
王喜姐开了口吩咐,只盼这桩事早点定下来。不管皇帝看了她们三人的模样心里中意,还是想换其余的人为后妃之选,她都没什么想法。
“……是,谨遵太后娘娘懿旨。”
清脆的声音里,三个人都缓缓地把团扇落到了胸前,但仍旧都低着头。
“陛下。”田义托着一个盘子,“走近些看看吧。”
朱常洛点了点头,站起来后先向两位太后行了行礼,这才往三人走去。
田义跟在后面,盘子上面放着三样物事:一个镶玉如意,一个缀珠簪子,一个绣花荷包。
镶玉如意赐给谁,那谁就是皇后了。
朱常洛往三人走去,也观察着三个人的样貌、神情。
哪能一眼看得透呢?
皇帝有命,自是予取予求。
她们是柔弱。既已入了宫,经过了这几个月的筛选训练、勾心斗角之后,面对更加叵测的将来不论是不是已经心有不愿,那也只能依从。
而他的臣民,心中若有怨气,却敢于让皇帝看看紧闭的店门,以示抗议。
用强?
朱常洛心里有了定见,心情也放松了下来。
这过程才最最有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