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冬三十娘

第132章、十大商帮,进退两难

战场却不在南京,而在北京。

昌明粮行似乎有无穷无尽的粮食,即便加大了每日放粮的数量,仍旧坚持着十三钱银子一石粮。

大明度量,十六钱银子一石粮。其他米行售价,已经超出昌明粮行三成左右。

皇帝的言语传出,放粮规模扩大,现在就连去排队抢购昌明粮行的低价粮也十分为难。

秦永宁终于忍不住地找到了孔尚贤面前。

“圣公爷,咱们这到底怎么做啊。”

他没办法做主了,必须要孔尚贤给个明确态度。

“……如今,粮市行情实情如何?”

孔尚贤也不得不从他们这里了解一些实时的真实情况,好做应对。

这就是天子之尊忽然直接介入商人买卖的特殊效果:过去,孔尚贤这样高高在上的人物,哪里需要具体关心这些业务?

秦永宁不得不仔细向孔尚贤介绍起来。

昌明粮行八家店,一开始每日总共放出大约四千石粮。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概半个月,那就是一共放出了约摸六万石粮。

这么多粮食,除了第一天让京城各大粮商措手不及之外,剩余每日里所放粮食,大约有八成半都是被各大粮商购走。

被购走的粮食,按秦永宁这边的数据,在他们的炒作之下大约只有两成已经售出,还有八成是藏在手上的。

一方面继续营造京城粮食短缺的行情,另一方面……十三钱一石买入,还要加上人工、储存成本,粮价自然得更高才有得赚。

“圣公爷,如果眼下不继续抢买他们的粮食,他们每天能放出大几千石,都是十三钱一石,那京城百姓两三个月内都不愁粮市了!”秦永宁头痛不已地说道,“若是仍旧去抢买,最后京城粮价如果涨不到一两三钱以上,我们就根本没多少赚的!”

如果不去堵住昌明粮行向京城百姓卖粮的源头,那么京城百姓可以买到十三钱一石的粮食,以昌明粮行的储粮规模,京城粮价就一定会定在十三钱一石这个标准,而且至少维持两三个月的稳定。

因为大家这次买到的粮和以前的存粮,够吃这么久。

“六钱银子的价差,也没有赚的?”孔尚贤看着他。

“哎呦我的圣公爷,那是以前啊!”秦永宁叫着屈,“如今门店契税,一点都不能马虎了!过去虽然也是如此,但总归随后还会孝敬给圣公爷,一出一进,账是算得过来的。如今能把这些孝敬也算在内?况且形势不同,那些胥吏也承不上圣公爷的恩情,小的又岂能不打点?”

孔尚贤不管这个,只是说道:“十三钱一石进来,转手卖掉,哪怕只是十四钱、十五钱,总也不算亏。”

秦永宁心都凉了:“圣公爷……当真,要认栽?”

这不是已经不指望在这次粮市买卖中大赚一笔了吗?那此前种种作为,就都付诸东流了。

只要其他米行的粮价一降下来,京城的民心就稳了,真的急着买那么多粮回家吗?

既能降回十四钱、十五钱,为什么不能像昌明粮行一样降到十三钱甚至十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