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冬三十娘

第130章、你卖我收,法不责众

“十三钱一石?”秦永宁惊讶地站了起来,“八店同开?”

“都跑过去了,虽然都抢完了,但他们说明日还有,仍不涨价。”

秦永宁蹙着眉头缓缓坐下。

“几家勋臣这是做什么呢?”他嘀咕着,“莫非是想抢了京城的粮市份额?不能通过京营捞钱了,改做生意?”

他细细一想,漕军只肯卖他们一半还涨价,也许便是勋臣们强压的。

漕军总兵官也是勋臣嘛。

只怕他们收到手的价格,要远远低过其他粮商。

要不然十三钱一石能赚多少?

因为已经知道昌明号和一些顶级勋臣有来往,秦永宁一时也不好做出决定该怎么应对。

“得和江南粮商们碰一碰了,你去约一约。”

面对高调且强势介入京城粮食市场的昌明号,这一天其他各大粮行确实都在密切打听消息、琢磨着怎么应对。

他们怎么商量的,昌明号不知道。

但是第二天昌明粮行八家店的门口,排队的人里有许多大买主了。

“尊驾……要十石?”

“是啊,好不容易见到贵店只卖十三钱一石,其他米行都是一两一石,自然要多买一些,免得今年当真粮荒。”

买粮的人满脸是笑,手里拿着碎银。

掌柜看着他,而后则笑道:“言之有理,既是开门做买卖,自然来者不拒。”

说罢如数秤银、交粮。

他们的反应速度极快,这一天能从昌明粮行手里买到粮食的普通百姓就少了许多。

其他粮行,粮价依旧是一两、一两二钱到一两五钱不等。

再一天,仍如此。

不仅昌明粮行门口,其他各家店外都出现了这种一买很多的大户人家。

若论消息门路,大户人家自然是更多的。

瞧着他们纷纷买粮屯用,京城的普通老百姓大多也不懂什么商战,自然更加闻风躁动。

大有现在不买点,转眼粮价就会涨到二三两一石的架势。

朱常洛听得京城百姓已有恐慌的迹象,有人每日排队却买不到粮,眼神不禁冷冽起来。

“寻常人家,惯存够食用多久的粮食?”朱常洛开口问了问陈矩。

“稍微宽裕的,大抵会存满一缸。市售陶缸米桶,大者可容三石,小者也能有一石多。不宽裕的,兴许就只有小半存粮了。”

“也就是说,三五口之家还是能支用月余的。”

陈矩点了点头。

这也是朱常洛之前还没开始大动干戈的原因。大部分人家,总有些存粮的。之前粮价还没过一两银子,也确实属于正常水平。

这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波动周期都会拉得比较长,有心人想彻底把京城的粮价恐慌情绪拉起来,总需要一段时间。

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出手了,而时间从最早有动静的二月底到现在,也快一个月了。

“盯紧了。”朱常洛吩咐道,“从昌明粮行大笔买粮回家的,一个也别落下。再予他们半月时间,你也着人留心着,十三钱一石卖的粮,他们凭什么就敢这么肆无忌惮地收买!”

……

济贤堂在北京的粮店门口,排队买粮的大户之中出现了陌生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