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清流赴浊,瓜田李下(第2页)
仅有坦荡胸襟只怕不够啊。
在那里,更需要的是手段。
……
京城里,沈一贯这才知道二月十五会试最后一场结束之后发生了这么多事。
他是首辅,虽然按规矩阅卷期间不该有任何其余大臣与他交流,但他也没料到真的毫无消息透给他。
所谓规矩,不也只是规矩?
与贡士录取无关的话,又何必拘泥?
“南京这是要做什么?”沈一贯拍着桌子,“如此迫不及待咄咄逼人?”
萧大亨不知道他是因为任用名单的更改而不满,还是因为南京的做法而不满。
“我今天来私谒元辅,也是等不得了。”萧大亨说着,“此前商议由单所派府州时,我势单力孤,最终就不能悉数按元辅所提议定下来。这回元辅主考,几日间又陡生变故。元辅,这是个机会!”
因为沈一贯此前逃避,萧大亨其实已经有自作主张的决心。
奈何皇帝翻云覆雨,忽然又将阁臣的权威提到那么高。
这番话也算是他为自己之前的行为做了一下辩解。
如今江南挟漕自重,申时行和王锡爵拟从南京之意,皇帝又要从田乐等人这里找到足够的支撑。
这是皇帝对申时行和王锡爵有不满的关键时刻,萧大亨又要靠回来,希望沈一贯借此再树首辅权威。
既然不准备走了,总要有所作为。
沈一贯听了他的话,凝眉思索一阵之后道:“你的意思是,赞同大司马奏议?”
“如今元辅意见举足轻重!”萧大亨点着头,“陛下委阁臣径直收取题本拟票之权,本意自是盼元辅等人忠君担当,一扫诸弊。如今申阁老又复往日畏难调和,就连王太仓也收敛了脾气,陛下自是大失所望的。南京那些人在那繁华之地呆太久了,如今朝廷财计艰难,他们也确实做得太过!”
他盼望着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出场的沈一贯出来一锤定音,继续说着自己的想法:“若以遮洋总改制为商,要竟买的话,江南总归更有把握。如此一来南京所题漕运之难、错时解运就不成理由,实利还是在江南。”
沈一贯摇了摇头:“不见得。重中之重岂是区区解运耗银之利?由单所派何处,才是关键。南京,要的是这些权力。湖广、江西、浙江三省及南直隶诸府州田赋尽由南京户部代征,事涉北京户部直征部分田赋,他们如何能不争?”
“若是诸利都要,那才是真正触了陛下忌讳!”萧大亨凝重地说道,“听说,应天巡按牛应元得以升任巡抚,是平虏伯之荐举。”
沈一贯愣了一下:“平虏伯?这从何得知?”
“申府传出来的。”萧大亨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元辅此前有退意,自然有人投靠了过去。如今嘛,倒可两面通传。陛下朝会上连日只为驳了申王二人之票拟,苏党如何能不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