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改元泰昌,新年难过
每年冬天运河结冰的时候,山东临清城依旧热闹非凡。
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这话不是乱传的。
商贾往来之所,车辆辐辏之地。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
“真奇书也!这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能写出这等奇书,早窥尽朝野隐秘、参透世情得失!”
临清城内某个管弦楼上,一个士子恋恋不舍地把几册书还回去。
“那就不知是谁了。如今,也只有些手抄珍本流传。”另一人搂着个妙龄少女,挤眉弄眼地问,“兄台在这等妙处,怎只说什么朝野隐秘、世情得失?”
于是两人一起哈哈大笑。
因为运河封冻,舟船不能行,赶考的士子、想在解冻后第一时间过钞关北上南下的商人,不知有多少停留于临清。
还有留在这里的工匠。
嘉靖三年,临清卫河船厂裁撤,原先十八分厂都并入了淮安清江船厂。
这不是说船厂仍在这里、只是归清江船厂管理了,而是因为临清附近不产木料,造船木料要先从别处买来,再运回这里打造。
现在大明造船的木料已经都要从湖广、四川、云南、贵州运来了,那么通过长江运到位于南京的龙江船厂、淮安的清江船厂,自然成本更低一点。
于是许多工匠都去了淮安,但仍留在这里的还有小几千人。
如今三面环水的南厂街一带,形成了一些专门的街巷。比如为漕船提供弹绳、棚绳、缆绳、纤绳的打绳作坊一条街打绳口胡同,为漕船修造提供船钉的铁钉作坊一条街钉子街,为漕船提供油灰、麻灰的作坊一条街灰厂街,为漕船提供水桶、亮子的作坊一条街箍桶巷。
这冬天的几个月却是这些留在临清的工匠们生意最好的几个月。
不能造船,可以修船啊。
左右无法通行,趁这个时间对船只进行一下维护保养,那就是最好的时间窗口。
“爹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打绳口胡同里一户人家的孩子盼着父亲回家。
“快了,快了。”妇人安抚着他,但也倚门相侯。
除夕之夜,当家的还在忙。
今天应该能先结些工钱回家过年,已经忙了这么久。
此时停泊着许多商船的一处泊湾旁,许多工匠分成数团,围着不同的几个人。
“说好的工钱,怎么只有七成?”
“山海关出事后,朝廷旨意已经发到了临清。自明年开始,过钞关要交更多银子了!若是往后真的要加税,我们这生意也难做了。不是不足给,先过个年,年后还有活,年后再补齐。因为这变故,如今东主们正在上下打点,手头上不宽裕,银子一时也调不过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