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八章 这玩意儿是赶着送死的?


李青侠是第二天上午让李龙送回到四小队的。

  昨天下午顾晓霞回到家看到李青侠也挺高兴,先前李龙就说过,公公回老家干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族谱上。

  虽然顾晓霞作为国家干部在这方面不是特别在意,但她能体会到李青侠此举是对李家的女人的重视。

  再怎么说是也在争取让她们在族谱上有名字,这事做着肯定是费钱费心费力的,挺感动。

  顾博远作为旧时的大学生,思想观念并不是特别开放,对李青侠此举也只有佩服,因此晚上陪着老李同志好好的喝了几杯酒,使劲的夸了一夸。

  李青侠当时就把那家谱取出来给李龙他们看,指着那些名字自豪的说道:

  “回去一趟,个把月,把这事办了,我心也安了。这族长位子交给安民,也算是对着住他了。”

  李青侠知道走后,各支,或者说主要自己这一门总有人会慢慢研究族谱,然后看到自己的这点小动作,所以他多掏那么多钱出来,其实也是在堵大家的嘴。

  其他几门据说族长最多也就掏几百块钱,有的甚至和其他族人掏的一样多。

  毕竟眼下是新社会,族长并没有比别人多分地,而且各生产队也不是族长管事,都是有村主任和村支书的。

  像他这样算独一份,掏那么多钱办事,总得有点特权嘛。

  李龙和顾晓霞在看了那些名字后,听李青侠说把他在自治区受表彰的事情写到了大事记上,便专门的翻了翻,看着果然有。

  族谱的大事记是按着时间年限记的,李龙的这事是一九八三年,在大事记最后一页的倒数第二条。

  看着这一条,两个人都挺自豪,这虽然不是官方的报纸杂志,也不是县志啥的,但作为族谱,李龙也算是留芳了。

  至于能留多久,那就不好说了。

  这一晚上基本上就是在聊家谱的事情,以及李青侠给李龙他们展示着自己带回来的那些老物件。

  其中有一堆的银元,都是李青侠几块钱收来的,李龙隐约记得后世有些银元存世量少,比较贵,不过他辨别不出来,那就留着。

  还有铜镜,铜香炉,佛像等等。

  没大的瓷器,倒是有几个鼻烟壶,好像玉的,瓷的,琉璃的都有,看着还挺漂亮的。

  小麻钱没有,那种个头比较大的铜钱倒是有十来个,看着都是当十当百当千的,杂七杂八加起来得有十来公斤重,也难为李青侠千里迢迢的带回来了。

  梁家的家谱他们没动,在一个纸盒子里原封不动,李青侠专门给搞了个封条粘着,主要还是觉得让梁家人亲启比较合适。

  把李青侠送回到四小队,李龙没怎么停,又开着吉普车把梁家的家谱给送过去。

  梁东楼看着自家的家谱挺激动,原想着让李龙留着吃饭的,李龙说有正事,没停,然后开着车去了清水河村。

  孟海和何玉清在孟海家等着,何玉清一看到李龙开着吉普车来,便露出了笑容。

  等李龙下了车,何玉清笑着说道:

  “李龙同志啊,你可真偏心老孟啊,我就猜你一来就到他们家里来,所以我就在这里等着了,走走走,去我家,鸡都宰好了,今天家里用李龙同志你上次说的那个做法,咱们也吃一顿大盘鸡。”

  前几次吃饭,孟家宰鸡,李龙顺嘴就说了大盘鸡的做法,何玉清和孟海这边都记下了,这回请李龙吃饭,何玉清就决定做这个了。

  李龙开着吉普车把何玉清和孟海都带到何家,何玉清的媳妇已经在炖鸡了。

  大盘鸡里要加洋芋,辣皮子,皮芽子。这时候还没卖豆瓣酱的,就用其他作料代替。

  这时候各家都养着不少的鸡。今年何玉清编抬把子和扎大扫把挣了一些钱,这鸡蛋和鸡大都用来自己家里吃了。

  “咱们要不要先去看看野猪的踪迹?”李龙问道,“不远吧?”

  “不急不急,这大扫把扎完后,你好不容易来一趟,咋也得吃完后再去看。放心,今天中午不喝酒,不耽误事。”何玉清好不容易捞着请李龙吃顿饭,眼下的关注点就在这上面了。

  自家养的鸡能跑能跳,通常肉都比较筋道,不容易炖烂,但吃着好吃。吃饭之前,何玉清又把村子里的一些情况讲了讲,无非是今年扎完大扫把后,有几家买了自行车,有些人家里添置了驴车等等。

  不用说,这其中一大半归功于李龙。

  李龙不受这个功,他笑着说道:

  “咱们再不说这个了。你们挣到了钱,我完成了任务也有奖励,这是双赢。我这里也应下,后面只要有类似的活,我肯定还是会优先考虑你们的。”

  有李龙这句话,何玉清和孟海两个就激动了。

  “李龙同志你不知道啊,隔壁村那些人不知道有多羡慕我们。眼下大家虽然都分田到户,咱们农民靠着这些地,吃是不愁的,细粮总算也能吃到饱了。

  但要说致富,那其他村队还真就没啥特别好的办法。如果不是你,我们队也和其他队没啥区别。”

  “就是啊。”何玉清感慨的说道,“要说不对比,我们还没太大的感觉,这和其他队一对比,我们村就光扎大扫把这一项,就把其他队的给比下去了。一家能多挣几百块钱,这可比地里全部的纯收入还要多啊。”

  两个人说的是实话。眼下地里产出要交公粮,公粮的价格是国家定的。剩下的留够口粮、种子后卖议价粮,得到的钱平均下来一家也就几百。

  真没编抬把子和扎大扫把合起来多——甚至有的利害的扎大扫把的钱都比卖粮食的多了。

  相当于收入翻番,这对比就非常的明显了。

  李龙急忙摆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