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肝论文(第2页)
猴子在老山就被咱打崩了,其他几个都是小虾米,这么一看的话,危险的还是老大哥啊!”
“是啊!这样一来局势好像还要发生变化,你们也知道,咱们学的老大哥,要不是这几年改开,乡亲们的日子过的会更难,包产到户以后,乡亲们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粮食产量也提高了不少,至少再不用像以前一样经常饿肚子了。”
“俊才说的不错,就拿吃饭来说,小时候还经常饿肚子,高中的时候,我还饿过肚子,也就是上了大学才好了不少。”
杨兴武听到孙俊才的话附和了一句。
“这也惨了!我小时候还嫌苞米面不好吃,哎!”
听到杨兴武和孙俊才的话,张卫军想起自己小时候嫌弃苞米面喇嗓子,顿时有些惭愧。
“不一样的,你们那边可是粮仓,地广人稀,一年虽然只能种一季粮食,产量还是非常高的,毕竟是黑土地,我和俊才这俩地方还算好的,俊才他们那边一人分三亩地,俺家那边也有两亩,住在山区的乡亲们更惨,大多只能种土豆和红薯,只能靠这些充饥。”
“哎!”
听到杨兴武的这番话五人都沉默了,这个时代的人们,穷人太多,穷学生也多。
富裕的人也能理解底层人民的疾苦。
几人沉默地吃起了饭,杨兴武看着冷场的气氛,又把话题拉了回来。
“你们说,咱们都过的这么艰难了,他们自己搞了这么久,真的没有问题?”
“这倒是,估摸着要有苗头了。”
“这么说来,变局快要到了,就是不知道是好事坏,咱们国家还没发展起来!要是时间再长一点就好了。”
“是啊!”
杨兴武听到这话也感慨了一句。
虽然与老大哥发生过诸多的不愉快,但老大哥在的时候,有人在前面吸引火力,国家的发展还是比较快速和轻松的,进入九十年代后,发展就要艰难了许多。
想到这许多事情
,他多希望,老大哥能多坚持上几年。
“今年过年回家的时候,我找几个哥们问问,让他们多关注一下,兴武说的不无道理,有信了,我再告诉哥几个!”
“好嘞!”
“行!快吃饭吧!吃完饭,回宿舍继续翻资料吧!”
“好!”
几人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吃过饭洗了饭盒,又回到宿舍继续看起资料来。
杨兴武翻开资料,认真看了起来,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把借来的大概过了一遍。
做完这一切后,又翻开自己记的笔记本,查看起来,对于某些重点比较重要的资料,再重点标记。
杨兴武做完这一切,不由得伸了个懒腰,看着还在忙碌的舍友们,拿起窗台上的搪瓷缸喝了口水,看了看窗外的风景,休息了十来分钟,这才坐回桌子上,拿出信纸,开始准备写论文。
想起周三他在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如果水上几十篇论文,肯定能名噪一时,但是现在想了想他又改变了想法。
八十年代写论文还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什么开题报告啥的,更没有发论文的数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