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广交会上的插曲(第3页)
杨兴武一路走走停停,看的很眼花缭乱,这次广交会之行,也算是张见识了。
走到了一处纺织品展台,看到挂起来的头纱和婚纱,顿时有些惊讶。
他没想到八十年代就已经有婚纱开始参加展览,他发小杨兴海年前结婚的时候,他还一起去陪着去迎亲,他清楚地记得,新娘子头上带的是塑料大红花,身上穿的是红棉袄。
莫非是他们那边比较落后的原因,南方这边的城市已经走到时尚的前沿,开始兴起婚纱了?
杨兴武怀着好奇心,走进了婚纱展厅。
看着不少各种肤色的外商都在展台上看来看去,小声地谈论着什么。
有谈的差不多的,展台派代表和外商会到会客区洽谈合同。
等了好一会儿,等到人少了后,杨兴武凑到展台跟前,找到工作人员咨询道:
“同志你好,你们是啥时候有的婚纱?”
刚接待完几波外商的马惠芳听到国语,再抬头一看是个年轻人,本来不太想搭理,无意中瞥到了看到了杨兴武胸前的相机,还以为来人是记者,当即热情地回应起来。
“是啊!同志你是今年刚来广交会的吗?”
杨兴武听到这话一愣,莫非这玩意儿早就有了?
“是啊!你怎么知道?”
“是这样的,这婚纱六年前就有了,当时卖了好多外汇呢,这都是老外的那
边结婚的东西,每年都会参展的,销量还不错!”
杨兴武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了过来。
看来七十年代的人们也不古板嘛!
早就知道师夷长技以制夷了。
想到这里,杨兴武又继续追问道:
“同志,方便说一下这个婚纱的情况吗?”
杨兴武说着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马惠芳看到这个情况以为是记者要采访自己,当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起来。
杨兴武听着马惠芳的话,一边记录,一边询问,马惠芳耐心回答起来。
两人聊了半个小时左右,这才停下。
“同志,感谢你的帮忙!”
“嗐,都是应该的,我想问一下,你是那个报社的记者啊!什么时候会发表出来,没别的意思,我到时买一份回来看看!”
马惠芳说到这里,顿时期待起来,毕竟能上报纸,谁不激动?
杨兴武听到这话,知道眼前的人误会了,连忙解释起来。
“同志你误会了,我是京大的学生,这次来广交会主要是调查研究咱们国家各个产品在广交会上的销售情况,到时我会写一个调研报告出来,交给我的老师,老师如果觉得有用的话,再递交上去。
方便说一下你的名字吗?到时我会在报告中向你致谢!”
马惠芳听到杨兴武不是记者本来还有点不开心,听完杨兴武的话又激动起来。
让京大的的大学生感谢自己,她是想都不敢想啊!
想到这里,她当即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给杨兴武。
在得知杨兴武是在调查各个产品的详细情况时,马惠芳又从同事哪里要来一份内部资料塞给了杨兴武。
杨兴武看到拿到这个资料看了看,很是开心。
“马同志,非常感谢你的帮忙,等广交会结束后,我会给你公司寄去表扬信的,感谢你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杨同学客气了,俺就一粗人,啥也不懂,能帮上你们忙就好!”
杨兴武听到这话感慨不已,都说仗义每多屠狗辈,眼前的这人一听是为国发展找路子,比起刚才误以为他是记者采访还兴奋,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是很纯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报效国家。
告别马惠芳后,他又继续逛了起来。
逛了一天,杨兴武也只逛完了了一个南楼,这还是他随意地看了一圈,要是再认真一点,估计没有个三四天完全看不过来。
好在余教授给了他们十天的自由活动时间,他可以好好参观一番,再着重记录一下。
下午六点,广交会第一天的展览结束,开始闭馆,杨兴武随着人流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