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大军出塞,马蹄铁出世
而位于主位之上的王羽,也是陷入沉思之中。
鸡鹿塞,乃是大汉通塞北之隘口,位于后世内蒙西部磴口县(巴彦高勒)西北方向,狼山西南段哈隆格乃峡谷的南端。
该峡谷贯穿阳山,也就是后世的狼山南北,谷地开阔且平坦。
它北靠汉长城,东临屠申泽,作为汉代西北的重要门户,牢牢掌控着穿越阳山的交通要道。
西汉时期,更是在此设立了关塞,其城池依山崖而建,以石块筑成方形,雄踞于峡谷西侧。
想当年,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之时,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朝汉,二月单于归,大汉派骑兵护送出鸡鹿塞,并诏高昌侯董忠等留卫。
到了东汉永元元年,也就是公元89年,汉将窦宪、耿秉率精骑八千出塞,进击北匈奴。
可以说,鸡鹿塞对于如今的大汉王朝,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级意义。
但是,随着党锢之祸,石勒趁机联合鹰派匈奴势力后,鸡鹿塞也随之落入北匈奴手中。
这些年,王羽不是没有想过将其拿下,但偌大的河套还在,还在北匈奴、鲜卑、羌族等草原势力手中。
王羽若是命人进攻鸡鹿塞,那么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
所以,这也导致了,鸡鹿塞一直在北匈奴手中。
不过这一次,或许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王羽的智力可不低,很快就从敌我态势的分析中,寻找到了破局的机会。
毕竟,现在的草原势力,已经被汉军主力吸引。
而且,现在的鸡鹿塞,虽然有草原军马驻守,但因为河套平原的战斗,这里的军马绝对不会多。
他只需要率领一支骑兵,再加上一些黑科技,未必不能一战而定之。
一想到这里,王羽心中便有了决定。
“义父所言,是当今唯一破敌的办法。”
“只要北匈奴重创,乃至人口大减,他们就会彻底失去利用的价值,而草原联军失去这支力量,也会士气大落。”
“到时,我军就可以反攻,顺势收复河套。”
王羽斩钉截铁道,直接便做出了决定。
“谨遵主公之令。”众人也是纷纷行礼道。
既然已经定了攻打鸡鹿塞,然后大军借此出塞的计划,接下来就该商量,该由何人统领大军,随从出战的骑兵要出多少,随军将领要有多少。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王羽力排众议,亲自担任此次出塞大军的主将,袁左宗和陈汤陈芝豹二人担任副将。
至于骑兵,王羽一口气直接出动了七万骑兵。
而且,他还准备了自己的杀手锏,那就是马蹄铁。
马蹄铁,又称马掌。
是马、骡等牲口,装钉在蹄上的铁制蹄型物,一般都是u型,主要的作用是为了保护马蹄。
马蹄的最底部位置,会有很厚的一层覆盖物,厚度大约是两到三厘米,这一层覆盖物,是由角蛋白所组成的,类似于人类的指甲主要是保护我们手指免于受伤。
马蹄的角质层,也是非常坚硬的,有一定保护作用。
但是,马蹄上面的角质,和人类的又稍有不同,它们有一些弊端存在。
首先,马蹄角质非常厚,如果不进行整修的话会越积越厚,像是穿了很高的高跟鞋,最终会影响马儿奔跑。
其次,马蹄是马最容易受伤的地方,马蹄随时都与地面进行着接触,在接触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很强的摩擦力,而这个摩擦力,会对马蹄造成损伤。
有时候地面有淤泥和积水,这些积水会渗透进去导致角质层的脱落,当马蹄没有角质层的保护的时候,肉便直接与地面进行摩擦,马蹄会出血腐烂,从而导致马蹄感染细菌。
所以说,马蹄铁这玩意,那是相当的重要。
而最早的有记载,以及物料证明显示,马蹄铁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期,这时候的马蹄铁,还由铁或者铜制成。
根据不同马蹄形状不一样,专门制作了符合形状的马蹄铁。但固定手法跟现在不一样,当时会使用到短钉子,还需要额外借助皮革来进行捆绑,通过一圈一圈地包裹来让马蹄铁固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