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文会,满江红(第3页)

 王羽仰望际,心中顿时立下誓言。 

 岳武穆,若这一世你与我王羽有缘,望你被我召唤出来,跟随我王子英,在这乱世,重整破碎的山河,让华夏民族,站上世界之巅! 

 ………… 

 而这时候,卢植、孔融、以及蔡邕等人,纷纷瞪大了眼睛望着眼前的王羽,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无法自制。 

 王羽方才来了一个四步成诗,如今再来一个七步成诗,而且难度要比那一首还要高。 

 毕竟他的春思,只是两句话。 

 可是他的满江红确是好几句。 

 可以,王羽的这次七步成诗成就,比起方才的四步成诗,含金量还要高的多。 

 因为这首诗,实在是太大气磅礴了,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少年能够写出来的,因为只有久经沙场,经历多次战阵,才能写出如此豪情万丈的诗词来。 

 不过卢植等人也知道,放眼整个大汉,也只有他王羽,能够在少年时写出如此文章来! 

 因为,他九岁就上了战场,参加雁门关保卫战,更是在漠北之战力挽狂澜,如果不是他及时率领并州军来援,萧摩诃的后军恐怕也是全军覆没。 

 他写这首诗,恐怕也是自己的愤恨。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其父为大汉抛头颅洒热血,立下了不知多少战功,如今却因为党锢之祸,被罢职在家。 

 可即便如此,他依然对大汉忠心耿耿。 

 漠北之战,他力挽狂澜,之后更是借机收复四郡,使并州全地重新回到大汉的怀抱中! 

 在此之后,他没有停歇,而是厉兵秣马,想要马踏阴山,只是因为皇帝的一纸诏书,他被迫来到了洛阳。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他就是充当人质这一角色。 

 可即便如此,他仍然想马踏阴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鲜卑血,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样的一位忠臣之后,大汉何其之幸也。 

 不得不,这是一个美妙的误会,王羽只是单纯的觉得,岳武穆的这首诗,适用于眼前的情景,但他没有想到,卢植只会根据他的一个背景进行解读。 

 瞬间让王羽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或许这就是后世的解答吧,作者本来就是随便写一写,但经过文饶升华,瞬间变得高大上许多。 

 就连荀彧也是如此,他在听完王羽的满江红后,顿时对他产生了钦佩之情。 

 此时,王羽的形象,在荀彧心中开始扎根,只等待有一能够彻底长大。 

 ………… 

 “忠臣之后,忠臣之后啊!” 

 在场的所有人,都为王羽诗中的感情所敬佩,纷纷高呼其为忠臣之后! 

 这时,袁术突然站起来,因为他决定给王羽送上一个助攻,借机争取他的好感度,只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出口,荀彧就已经站出来出言道:“王羽先是洛神赋,在是满江红,我想这次文会的魁首,非子英不能莫属!” 

 “文若所言甚是,子英夺得魁首乃众望所归,相信在场的文人学子也是非常认同的。”既然不能当第一个出言的人,袁术自然要把握第二个,于是当即接了荀彧的话! 

 而此时,底下人也纷纷赞同荀彧和袁术二饶法。 

 “伯喈兄,到了这一步,结果很明显了,这次文会的头名,非王子英莫属!”卢植抚须道,如果卢植刚开始对王羽的看重,还是来自于他的父亲王腾,那么这一次就是他自己了。 

 “看来,我得上书给陛下,让王羽回归并州,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他的能力。”卢植心中如此想道。 

 不仅是卢植,还有一旁的京兆尹杨彪,谏议大夫马日磾,也是赞同将此次文会的头名给王羽。 

 甚至他们都起了其他主意,想要看看自己族中,是否有年龄与王羽颇为适夷女子,如果有的话就和王家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