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赶路(第2页)

 小才摇头道:“王三老爷也不十分老,正当壮年,难道就此困在家中。”

 王恒蹙眉道:“现下他脱了官袍不久,身上还有着官气,自然是不容易,时间久了,姿态放低,总还有他的差事。”

 辰玉公子自华亭回府,知七郎从书院归来,预备着九月里去南京国子监坐监,上门来指点了王恒一番。

 辰玉公子点明王恒是荫监,不必很在时文上用功,去了南监应酬必然多,第一要务是学作诗,纵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学成一个才子,也要格律不差,文辞通顺,用典蕴藉。

 辰玉公子随身带着他少年时读过的王维摩的五律诗,李太白的七绝,老杜的七律,让王恒细细读了,七日交一首诗去南园别业给他评点。

 王恒学问稀松,作诗更是差强人意,勉强交了两期《咏荷》《咏红菱》,算算日子已是八月初八,便跟朱夫人告了几日假,同小才去云间县吃喜酒去也。

 小才备的贺礼是两匹上好湖绸,王恒的贺礼是一幅镇湖苏绣。

 因是出远门,让王家船夫天蒙蒙亮就启程,州桥河埠头启航,从幽深苍碧的致和塘,摇到水面开阔的盐铁塘。

 盐铁塘经过新丰市,向南迤逶迤而去,在黄渡汇入吴淞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