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群臣弹劾朱棣,郑亨入漠北(第3页)

 虽说还比不上徐达和常遇春,但是,也不比其他人差多少。

 整个大明王朝,已经找不到除了常遇春和徐达,比自己还要尊贵的国公了。

 这样的地位,邓愈觉得已经够了,在往上,可就是王位了。

 但是他也知道,异姓封王,何其之难。

 现如今整个大明王朝都没有任何一个异姓王,而朱文正原本就是朱标的堂兄弟,也是大明王朝的皇室族人,所以才会被封为南昌王。

 其他人,可没有任何资格封王。

 徐达军功强盛吗?自然不必说,但是,连徐达都没能有机会成为异姓王,更别说他了。

 所以经过这一件事情发生,邓愈也觉得,自己有必要和朱棣划清界限,绝对不能够受他连累。

 现在就是最佳时期,他在朝堂之上,直接弹劾朱棣,要朱棣以后再也没办法掌控北平的兵力。

 这样,势必会得罪朱棣,朱棣也就算是和自己拉远了距离。

 如此一来,明哲保身,也就做到了。

 这样也能够给在场所有文武百官都带出一个消息,他并非只是朱棣的老丈人,他更是朱标的老丈人,他自然会站在朱标的身边,而绝对不会站在朱棣的身后。

 如此一来,既能够和朱棣拉清界限,还能够和朱标拉近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陛下,现如今,原本就是藩王无辜不得统帅卫所士卒。”

 “陛下可以下严令,命北平所有卫所,没有得到调令,谁也不允许动一兵一卒。”

 “如此一来,燕王殿下,也就不至于会做出一些违法乱纪之事。”

 姚广孝点了点头,走上前去,拱手道。

 原本藩王就不能够随意调遣自己封地之内的卫所士卒,可见如今,朱棣却能够轻松调动整个北平卫所士卒,确实也应该下达严令。

 今后绝对不允许朱棣在指挥卫所士卒,如此一来,才能够让大明王朝的边关稳固。

 如若藩王造反,可是极度危险的。

 藩王造反,牵扯甚广,那很有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之响应,对大明王朝造成极大的破坏。

 所以,姚广孝觉得邓愈这一个做法非常正确,不仅仅要警告各地藩王,还要警告各地卫所之内的士卒,让他们知道,并非是他们封地的藩王,就能够随随便便指挥的动他们。

 要让他们知道,他们依旧是听从朝廷的号令,朝廷的节制,而并非是听从他们藩王的节制。

 藩王如若想要用兵,可以,但是,必须得拿到朝廷的调兵指令。

 如若朝廷并未允许朱棣等藩王动用卫所内的士卒,那他们就无权调动士卒。

 这对于大明王朝来说,确实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方法。

 而且必须得尽快实施下去,否则一旦藩王造反,很有可能会对大明王朝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他内心自然也不支持封王。

 但是,朱元璋下达的圣旨,所有人也不得违抗,现如今,毕竟朱元璋还活着,他们也知道,朱标很难做。

 所以,并不要求朱标削藩,只是警告一下各地卫所,之后不得再犯同样的错误。

 “臣唐胜宗复议。”

 “臣华高复议。”

 “臣......!”

 很快,满朝文武纷纷朝着朱标拱手道。

 “嗯。”

 “就按照卫国公所得去安排。”

 “丞相,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这件事情就全权由你处理,务必要让整个大明王朝所有的位所都知道,并非是他们所在地的藩王,随随便便就能够调动得了他们,除非遇到了天灾人祸。”

 “天灾指的是地震海啸,水灾、雪灾、蝗灾等等。”

 “人祸,自然就是遇敌。”

 “其余的任何情况,藩王,不得调动各地卫所一兵一卒。”

 “只能够调动自己府内的八百亲卫。”

 朱标点了点头,随后看向邓愈和姚广孝拱手道。

 “喏。”

 “微臣遵旨。”

 姚广孝立刻拱手道。

 “陛下圣明。”

 在场众人纷纷跪地叩拜道。

 “退朝。”

 朱标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转身离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恭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恭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立刻跪地叩拜道,等朱标走后,所有人才缓缓站起身来,离开了乾阳殿。

 ......

 雁门关。

 “已经过了雁门关了。”

 “根据地图上显示,朝着这边,应该就是和林的方向。”

 “等着吧!”

 “很快,我郑亨就会驰骋疆场,成为大明王朝的徐达。”

 “哈哈哈......!”

 “驾......!”

 他正是郑亨,跋山涉水的来到了雁门关,直接拿着朱标给他的物件,顺利出城,一路朝着和林的方向而去。

 他这一次,就是想要为大明王朝立下功勋,并且也让所有人知道自己,让所有人都不会看不起自己。

 至此之后,他要成为大明王朝的徐达,让世人所敬仰。

 “真以为拿到一块腰牌就能够在战场之上建功立业,这样的人还真是有些少见。我觉得他恐怕连大部队都找不到,直接就死在漠北草原之上了。”

 “谁说不是呢?他那张令牌上面可写的清清楚楚,他乃是蓝玉将军坐下的一名小卒,现如今蓝玉将军还是很强的,没准能带他上战场溜达一圈,他就觉得,自己能比得上徐帅了。”

 “没错,徐帅可是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如若不是徐帅,现如今我大明王朝也不会那么快的统一。”

 “因此他才会被太上皇陛下封为国公之首,并且现如今,更是即将成为陛下的老丈人,岂是这一个无名小卒,能够媲美的?”

 “就不能够让人家高兴高兴嘛,这也许是他的梦想,至于能不能完成,那就是他的事。毕竟谁都梦想着自己能够为大明王朝建功立业,可惜我们只能够在这里开门,如果可以,还真想如同他一般,能够上阵杀敌,总比我们在这里看门要强许多,至少人家还有梦想,我们呢?只能够看着这城门,根本就没办法获得任何军功。”

 看着郑亨一骑绝尘,冲出了雁门关,刚才他所喊的那些话可全都被守城的士卒听见了,他们忍不住嘲讽。

 怎么可能随随便便一个无名小卒,就能够成为他们大明王朝军神一般的人物呢?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谁都想要为大明王朝建功立业,可他们却只能够在这里开门,有时候确实也羡慕别人至少能够上阵杀敌,能够获得功勋。

 而他们却只能够在这里看守城门,一点功劳也没有,只能够混吃等死。

 但是也避免不了他们看不起其他小卒,更别说郑亨原本就是一个毛头小子,对于他们来说,郑亨恐怕上战场都没上过,第一次上战场,就吹嘘着要成为徐达这样的人物。

 真当徐达这样的绝世统帅,是地摊货,到处都是了。

 不过也有人非常羡慕郑恒能够上阵杀敌,至少上阵杀敌能够获得功勋总比在这里混吃等死,要好许多,有些士卒,似乎早就已经厌倦了现如今的生活。

 ......

 “燕王殿下,我们已经前行了三十里,却什么也没有发现。”

 “现在也没有和其他军队遇上。”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出来的时候只带了十日的口粮,如若说,没办法找到敌人,得不到补给,那我们恐怕都得被活活饿死。”

 “如若实在没办法,我们也只能够沿途返回了。”

 “否则一旦我军断粮,恐怕不需要北元王朝的士卒攻击我们,我们也会全军覆没。”

 副将看向面前的朱棣,眼眸之中闪过凝重之色,他们一路前行,往前三十余里,却什么人也没有发现,不光光是北元王朝的士卒,就连他们大明王朝的士卒都没有任何发现。

 这种现象倒是让他们感觉到无比压抑,原本他们还抱着能够上阵杀敌建功立业之心,可没想到,一进入漠北草原之后,仿佛什么人都躲着他们一般。

 什么人也没有看见,不仅仅自己人没看见,连敌人也没有任何下落,这让他们感觉到内心十分无奈。

 毕竟一按以往的情况来看,如若没有发现敌军大部队,那小股部队应该也是能够发现的,可到现在,他们连小股部队都没有任何发现,这就让人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匪夷所思了。

 再加上他们只待了10日口粮,如若10日之内还没有找到敌军,那很有可能他们会被活活饿死。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们内心都有一些担忧。

 万一他们出来建功立业,结果什么敌人也没有发现,反倒让自己的人饿死的,那真是得不偿失,说出去都丢人。

 要是侥幸不死,但是这一次他们可是私自出兵,他们也是抱着能够跟随朱棣建功立业,获得功勋才出来的,可没想到到了这里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发现。

 如若他们真的侥幸活了下来,那他们回到大明王朝之后也少不了责罚,甚至直接判死刑。

 要使他们立下了军功,倒也能够将功得罪,可如若真是,什么功劳也没有得到,那回去之后同时也得残。

 “是啊,燕王殿下,现如今我们已经出来三日了,如若说我们还没办法找到敌人,没办法得到补给,那恐怕我们连返回去的干粮,都不够了。”

 “更何况,这一次莫将感觉到在这漠北草原之上,充斥着一股诡异的气息,我们现在根本就没办法得到任何一支部队的信息。”

 “不管我们自己大明王朝的军队,还是北元王朝的军队,都没有任何消息。”

 “我们得不到任何消息,也没办法传递出我们的消息,现在我们仿佛和外界,失去了任何联络。”

 “现在我们大明王朝的军队,到底怎么样了,我们都不知道。”

 一名千户看向面前的朱棣,拱手道,内心充满了凝重之色。

 在场其他千户,都感觉到十分的压抑。

 毕竟他们这一次乃是私自出兵,要真出了问题真是难辞其咎,还会连累家人,现在他们唯一的办法,要么就是立刻返回北平。

 要么他们就只能够继续前行,争取在7日之内找到北元王朝的其他部落,并且将其攻破,获得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