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有人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2页)

 虽说姚广孝是个和尚,但是,他并非是一味的仁慈的和尚。

 怒目金刚,金刚亦会愤怒,更何况是人。

 现如今,陈同已经挑战了大明王朝的底线,绝对不能够对他们客气,所有人,都得斩杀。

 “陛下,这,这三万大军,株连九族,最少波及三十万人,这,这?”

 刘伯温内心骇然,看向面前的姚广孝不敢相信这一切。

 他怎么也没想到姚广孝作为一个和尚,居然拥有如此杀心?

 这三万百姓,如若全都株连九族,最少波及人口三十万人口,更别说现在他们很有可能还在不断增加人数,达到四五万人都未尝不可能。

 到时候波及到的,可不仅仅是三四十万人,而是五六十万啊!

 要是全杀了,这得留多少血啊?

 这代价,也太大了吧?

 想到这里,刘伯温面色煞白,立刻想要开口。

 “那你们觉得,士绅,该如何处置?”

 “士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大明王朝的发展,原先朕还以为让他们拥有安定的生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震慑,他们也不会因此而造反。”

 “可没想到这一次有人发动叛乱,他们居然已经派人前往参与。”

 “而且你们也看见了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上面写的是,士绅已经将整个大明王朝的民营工厂,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军队制造基地。”

 “他们创建一个又一个工厂是假,实则是想要收纳他们当地所有的百姓进入工厂上工,并且为他们所用。”

 “还真是朕有张良计,他们有过墙梯啊?”

 “现在,一个个都聪明的紧,都将工厂变成军事基地了。”

 “如若不是这一次士绅参与了造反,朕还被蒙在鼓里。”

 “他们利用工厂的便利,收纳百姓进入上工,潜移默化的让他们这些百姓,成为了他们的士卒。”

 “看来,士绅的威力,还是太大了。”

 “这些士绅,就如同汉朝的世家大族一样,已经开始威胁到大明王朝的统治地位。”

 “如若朕不将其处理了,那么,整个大明王朝,很快就会步入汉朝的下场,所有的一切,都由世家把持,天下只知世家,而不知有皇帝。”

 朱标摆了摆手,看向面前的刘伯温的姚广孝,沉声道。

 当年大汉王朝就是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而且自从王莽篡汉之后,刘秀再次夺回了江山社稷,世家大族成长尤为疯狂。

 因为当年的刘秀为了夺得天下,联络了所有世家大族,和世家共天下。

 虽然说当时的大汉王朝说是流逝的天下,其实不然他们更多的是世家的天下,整个大明王朝,整个大汉王朝,所有的利益全都被世家大族占领,这也导致了大汉王朝根本就没钱可用。

 这也是为何大汉王朝的皇帝,一天到晚都在卖官卖爵,就是因为这些皇帝手头上根本就没有钱,所有的钱所有的利益全都掌控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皇帝没钱那么如何能够掌控天下,只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就如同大汉王朝的皇帝就是世家大族手中的一个傀儡。

 现在的士绅,就犹如当年的世家一般,如若在任其成长,很有可能,会让他们再次发展壮大。

 原本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所有的世家大族基本上因为战乱被铲除殆尽,所剩下的强大士绅,已经少之又少,几乎全部被杀光了。

 可现在,朱标看见,这些士绅,似乎又开始了苗头。

 他们再次发展,也让朱标感觉到了危机。

 虽说这些士绅不会威胁到自己,可自己的子孙后代呢?

 自己不可能总出来给别人擦屁股吧?

 一定得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才行,否则,这些士绅越来越强大,并非是一件好事。

 “陛下,如今士绅确实越界了。”

 “陛下应该严查各大工厂内,看看是否有如此情况出现。”

 “如若发现有任何苗头,立刻以贪污受贿、制造劣质产品等等罪责,打入监狱,或者直接株连九族。”

 “士绅一直以来,都是祸乱之源,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汉朝灭亡,四世三公的袁绍,拿下河北,称王称霸。”

 “四世三公的袁术,拿下江南,强大无比。”

 “可以说,当时大汉王朝,已经是袁家的天下,可惜,他们兄弟不齐心协力,抵抗外敌,反而被逐个击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终三分天下,刘氏一族、孙氏一族和曹氏一族。”

 “刘备虽说不知是否是刘氏皇族,这倒也无所谓,毕竟刘备一直以刘氏自居。”

 “孙氏乃是豪族,曹氏就更不用说了。”

 “后来三家尽归司马懿,司马家族统治天下。”

 “世家大族的力量,不可谓不强大。”

 “后来就开始了五胡乱华,世家大族得到了根本上的消灭,可后来又形成了新的贵族世家。”

 “杨氏联合独孤氏,创建隋朝。”

 “李氏创建唐朝,各处都能够看见世家的影子。”

 “不管如何去处理,世家大族,都会重现。”

 “想要消灭世家,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新的世家,总会诞生。”

 “现在是士绅,就算陛下杀光了所有士绅,朝廷的这一些官员、王、公、侯、伯等等,都会形成新的世家。”

 “世家大族的时代,无法断绝。”

 “陛下现在只需要震慑士绅即可。”

 “如若想要让世家不再出现,这,千难万难。”

 “或者说,根本就不现实。”

 “微臣以为,严查各地士绅、百姓开办的工厂内,是否有类似情况出现。”

 “之后每月检查两三次,以检查工厂内物件合格率为由。”

 “而且是每月不定时间的突击检查,绝对不能够告知他们。”

 “如此一来,他们也就不会有准备时间。”

 姚广孝摇了摇头,他自然知道世家大厨的可恶,但是世家大族历朝历代应声不绝,就是因为根本消灭不了。

 世家大族,其实就是以前的贵族演化而来。

 就算消灭了这一些世家大族,那么,整个大明王朝,终究还是会出现新的勋贵,新的贵族,而这一些贵族,就会演变成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想要消灭,是万万都做不到的。

 如今想要将整个世家大族消灭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每月进入他们的工厂之内,以检查为目的,探查他们工厂内的情况。

 并且每一次都是突击检查,而并非是提前告知他们,如果提前告知他们,他们就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可如若每月检查两三次,而且都是突击检查,那他们各大工厂内就没有准备的时间。

 如此一来,各大工厂如若想要将这一些工人培养出士卒,几乎很难做到。

 “微臣以为,各大工厂内,还可以安置密探。”

 “表面做工,实则监视。”

 “任何民营工厂,或者大型的商铺,需要许多员工的,都需要安排。”

 “光靠突击检查,检查起来,还是有所欠缺。”

 “密探和突击检查,双管齐下。”

 “如此一来,就能够真正知道,这些工厂内的老板,是否真的有异心。”

 “一旦发现,抄没家产。”

 “而且密探不能够和突击检查部门得到任何联系,也不能够被任何人所知。”

 “有史以来也算是有了双重保障,防止这一些士绅做一些过激之事。”

 刘伯温原本还想要为那些叛逆求情,毕竟这涉及的人群实在太过庞大,几十万,大明王朝的百姓如若全部杀死,确实是有些太过残忍。

 当然刘伯温并不是为那一些叛乱之人求情,而是为那些叛乱之人的九族之人。

 这一些叛逆之徒的九族之人,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家族当中有人密谋造反。

 既然他们不知道,不知者无罪,如若擅杀九族之人,确实是太过残忍。

 不过朱标没有再说下去,他也只能够闭口不谈。

 至于这士绅的事情,刘伯温自然也没办法完全将其解决。

 因为算起来,他也算是其中一个。

 毕竟他现在可是有爵位的,算是贵族,到时候发展一些年,就会成为新的世家大族。

 他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帮助朱标提供一些计策,能够对付士绅。

 至少让士绅不至于在发展壮大,士绅或者是世家大族,都是必须存在的,也必然会存在的。

 任何朝代,都没办法消灭,就算被消灭了,依旧还会有新的世家大族会出现。

 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监视他们所有工厂,并且突击检查。

 只要有不轨的举动,立刻拿下。

 “你们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安排吧!”

 “阿冰,立刻安排人员,安插入各大工厂内。”

 “一旦有人有不轨的举动,抄没家产,满门诛杀。”

 “另外,通知沈万三,各地大明王朝商会,一个月内,至少对各大工厂检查三次以上,突击检查。”

 “任何人不得泄露半点突击检查的时间,如若有人泄露,格杀勿论。”

 “你也派暗卫监督,”

 朱标点了点头,看向阿冰吩咐道。

 让其通知沈万三,立刻安排人在各大工厂内进行突击检查,并且安排暗卫的人,进行监督。

 一旦有人出现不轨的举动,立刻抄家灭族。

 “喏。”

 阿冰拱手一拜,转身离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于这一点,刘伯温和姚广孝并没有任何意见,毕竟如若他们真的胆敢造反,死不足惜。

 “现在,再来说说,叛逆之事。”

 “现如今,你们一个说想要只除首恶,一个说将所有叛逆之人满门抄斩,诛连九族,那朕到底应该听谁的意见呢?”

 “朕先问伯温。”

 “如若这一次只杀首恶,下一次,有百姓举兵造反,该当如何?”

 朱标面色如常,看向刘伯温询问道,伸出手端起茶,抿了一口。

 “陛下,微臣以为,陛下贤明遍布天下。”

 “如今整个大明王朝有超过九成百姓,都对陛下忠诚,并且对大明王朝有极大的归属感。”

 “他们断然不会造反。”

 “而且,这一次,这些造反之人,九族当中,也许也有许许多多的百姓,都心向大明。”

 “如若陛下觉得,只除首恶不解气,担心之后的百姓会效仿,密谋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