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朱元璋封王,忠臣叶伯巨(第3页)

 “今日咱就将这件事情说开了,敞开了说,给列位臣工都说明白了。”

 “想必在场列位臣工,都已经有些知晓,咱今日要说些什么?”

 “没错,这件事情关乎到大明王朝的未来,也关乎到大明江山社稷,是否能够传承至千秋万代。”

 “如今咱的这一些皇子都陆续长大,他们这一些年的表现,想必列位臣公都是历历在目。”

 “他们作为咱的儿子大明王朝的皇子,他们的能力毋庸置疑。”

 “咱决定,今日乘此良机,要给他们封王。”

 “如此一来,咱的这一些皇子,都能够为大明王朝固守边关,保家卫国,防御外敌,为大明王朝效力。”

 朱元璋喝完酒樽内的酒后,看一下面前的文武百官,大声喊道。

 今日朱元璋就是要在马秀英的生辰之上,特地宣布这一件事情,不仅仅也是在警告面前的这一些文武百官,更是让他们知道今日是一个大喜之日,希望他们说话能够谨慎一些。

 因为明日就是朱樉的大婚之日,既然朱樉都已经成婚,那自然是要封王固守边关。

 成年之后的王子必须得固守边关,离开皇城,去他自己的封地。

 “......!”

 听见朱元璋这句话后,在场的文武百官一个个内心骇然,敢怒却不敢言。

 他们清楚的知道,为什么朱元璋会在今日特地宣布这件事情,如果他们现在提出反对意见,恐怕立刻乌纱帽不保,还有可能会身死道消。

 他们自然清楚朱元璋到底是什么性格,朱元璋决定的东西,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去反驳,他们知道朱元璋铁了心要分封诸王,就算他们再怎么阻止,最终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所以他们内心感觉到愤怒,却没有一人胆敢直言。

 他们满朝文武通晓史书,怎么可能不知道分封制,到底会带给大明王朝怎么样的后果?

 历朝历代因为分封制导致王朝灭亡,数不胜数,前车之鉴太多,却无一人去改变。

 “陛下圣明,诸位皇子早就已经到了分封的年龄,确实应该实行分封。”

 “陛下圣明,臣恭贺皇上。”

 胡惟庸第一个站了出来,直接朝着朱元璋跪地叩拜道。

 “嗯。”

 朱元璋点了点头,深深的看了胡惟庸一眼,似乎有些满意。

 “臣等恭贺陛下,陛下圣明。”

 随着胡惟庸第一个站出来,其余人只能够随着他的意思,一起恭贺朱元璋。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居然胡惟庸都第一个开口了,其他人若是强烈反对,立刻等待他们的就是朱元璋的屠刀,他们深知这一点,所以内心害怕,只能够跟随胡惟庸一起高呼大喊。

 朱元璋看见满朝文武都同意,嘴角微微上扬,眼眸之中闪过一抹笑意,没想到这件事情竟然如此圆满的就解决了,原本他还以为会有一些刺头出现,没想到一个都没有出现,让他心中非常满意。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万万不可陛下。”

 “自汉唐以来,分封制导致王朝逐渐走向衰落。”

 “陛下应该以史为鉴,绝对不可以轻易分封诸侯王啊!”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

 叶伯巨走了出来,看向面前的朱元璋,跪地叩拜道,高声大喊。

 “叶伯巨,你做什么?”

 “还不快快退下?”

 “你一个国子监太学博士,胡言乱语什么?”

 “立刻下去。”

 姚广孝眉头紧锁,看见叶伯巨走了出来,转过身去,立刻大声怒斥道。

 叶伯巨乃是姚广孝的学生,被选入国子监后,才思敏捷,深的他喜欢,想要将其培养成才,没想到居然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现在在朱元璋决定的事情上,出言反对,简直就是找死。

 “呵呵...!”

 “上钩了?”

 “叶伯巨,姚广孝的爱徒,第一个让你心痛的人。”

 “迟早有一天,你的位子,也会是我的。”

 “姚广孝,哼。”

 “那就给你来点锦上添花的?”

 胡惟庸嘴角上挑,眼眸之中闪过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似乎早就知道叶伯巨肯定会在这一次当中跳出来,没想到他竟然真的跳了出来,正合他意。

 他自然知道叶伯巨深得姚广孝的喜爱,而姚广孝也将他收为学生,这一次,叶伯巨肯定难逃此劫,胡惟庸内心开心的不得了。

 毕竟他想要成为中书省左丞相就要将姚广象拉下台来,没想到这叶伯巨竟然不知天高地厚自己跳了出来,这简直就是来送死的。

 既然人家都出来送死了,胡惟庸自然是要添一把火。

 “陛下,是微臣管教不严,让叶伯巨喝醉了。”

 “请陛下莫要放在心上。”

 姚广孝站了出来,朝着朱元璋拱手一拜,为叶伯巨开脱。

 毕竟叶伯巨可是自己的学生,他自然不想要自己看好的学生,因为这件事情而被朱元璋斩杀。

 自己好不容易才得到了这么一个好的传承学生,岂能够白白让他在这一场无硝烟的战场之上,命陨。

 他自然知道朱元璋下定决心的事情,谁都没办法改变,而叶伯巨现在突然跳出反对,很可能会被朱元璋怒火中烧之下,直接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