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建文跪求苍天,饶恕朱棣罪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王朱棣谋反,私造兵器,结党营私,证据确凿,其罪当诛。”

 “然,燕王朱棣,乃太祖庶子,戍边以来,每战必胜,护卫燕北,于国有功之。”

 “朕思绪良久,废除朱棣燕王之位,由其孙朱瞻基继燕王位。”

 “朱庶人三子,和燕庶人一同囚禁在皇宫之内,没有朕之特许,任何人,不得探视,禁足宫墙。”

 “原燕王妃为燕王祖太妃,负责照顾燕王朱瞻基,居住在燕王府内。”

 “钦此。”

 王轩看着面前众人,大声喊道。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没有杀死朱棣,只是将朱棣贬为庶民,再加上,还立朱棣的孙子为燕王,这也已经说明了,朱允炆没有要在杀死朱棣的心思。

 虽然被贬为庶民,但是,朱棣的孙子,还是燕王,这样一来,那么,也不算是做的太过。

 在场所有的文臣武将,自然也就没有多少意见,直接跪地叩拜道。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朱允炆看了王轩一眼,王轩大声喊道。

 “陛下,微臣有本启奏。”

 正在此时,铁铉站了出来,朝着朱允炆躬身一拜。

 “准。”

 朱允炆点了点头,看过大明王朝历史的朱允炆,自然非常清楚,铁铉,也是自己的忠臣之一,而且,在最后,死的也很凄惨。

 就是因为铁铉是直臣、诤臣,还是一个能臣。

 这一点,朱允炆也非常的清楚,所以,之后自然会重用之。

 “陛下,微臣以为,燕庶人谋反,此乃不忠,又是陛下亲叔,要对陛下动手,谋反叛国,视为不义。”

 “策划谋反日久,麾下文臣武将,皆为反贼,不应流放,而该灭其族,亡其种。”

 “否则,日后我大明王朝,还会有千千万万的人,意图不轨。”

 “微臣以为,燕庶人之后人,德不配位,不该成为燕王。”

 “燕庶人,也必须要将其斩杀,以儆效尤,否则,天下如何看待朝廷,如何看待陛下啊?”

 “请陛下收回成命。”

 铁铉直接上前,朝着朱允炆躬身一拜,大声喊道。

 原先,铁铉以为,朱棣是一个忠臣,不可能会谋反,他会成为大明王朝的万里长城,会守护大明王朝,守护大明王朝的百姓。

 可谁曾想到,现在的朱棣,居然是一个谋反的逆贼。

 朱棣谋反,证据确凿,不可能有错,这样的人,绝对不能够让他的后人,继续成为王。

 这样一来,大明王朝还会有其他的人,会造反,反正造反也死不了,那么,为何不造反试试呢?

 万一成功了呢?这也会让很多藩王,内心都想到。

 再加上,朱棣身边的文臣武将,他们跟着朱棣一起造反,就是大逆不道,自寻死路。

 这样的人,就应该满门抄斩,绝对不能姑息。

 虽然铁铉知道,朱棣的能力很强大,但是,这里是大明王朝,大明王朝是朱允炆的天下,而不是朱棣的天下。

 朱棣造反,那么,就必须要铲除。

 绝对不能够让朱棣,破坏了规矩。

 现如今朱棣都已经造反了,如果还对他惩罚这般轻,那么天下所有的藩王岂不是都以此为榜样,一个个都想要试试看了。

 现如今,就算他们不敢对朱允炆下手,那么他们的这一些藩王的子嗣,是否又会对以后朱允炆的子嗣下手了呢?

 毕竟谁不想要当这大明王朝的皇帝,又有谁不想要夺取整个天下呢?

 这一点,铁铉内心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他也非常清楚,朱允炆现如今放过燕王,其实并非是一个明智之举。

 原先,他确实是觉得,朱棣不可能造反,可是他错了,朱棣真的造反了,而且提前很多年都已经开始准备造反打造辎重。

 这对于铁铉来说,也是有些不敢相信。

 他原本以为,朱棣就是大明王朝的万里长城,一定会守护整个大明王朝,可谁曾想到,朱棣居然会是这样的人。

 如果,朱棣真是这样的人,那么铁铉觉得,朱棣就没有什么活着的必要了。

 但是,铁铉也知道,朱允炆肯定不想要背负弑叔的骂名,所以,退而求其次,他必须得阻止朱瞻基,成为燕王。

 如若让朱瞻基成为了燕王,那么,又如何能够真正消灭朱棣呢?

 谁能保证,未来的朱瞻基,不会成为一个反贼呢?

 原先朱棣就是一个反贼,而他的孙子,是否甘心失败呢?

 是否也想要造反呢?亦或者是,他之后,是否会滋生野心,想要造反呢?

 现如今,绝对不能够让天下所有的藩王都知道,造反是没有成本的。

 难道,光光削了他们的藩?这让他手底下这一些人流放,就解决了吗?

 如若,真是这般简单的惩罚,又如何能够镇得住这些人?

 一旦有人滋生野心,对于整个大明王朝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他觉得这一些人的惩罚还是太轻了。

 如果是原先,他自然知道,朱棣与国有功,不可杀。

 而且,朱棣当时并没有做什么作奸犯科,或者是造反之事。

 那时候,铁铉肯定会为朱棣求情,可现如今,证据确凿证明了,朱棣他就是一个反贼,那么谁又能够保得住朱棣呢?

 他们内心最多也就只是在一起,稍微议论议论,而不是说,朱棣做的是对的。

 这也是为何,没有任何人会为朱棣求情的主要原因,他们内心非常清楚,一旦自己等人为朱棣求情,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被判定为谋反。

 这对于他们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所以,他们没有任何人愿意为朱棣出头。

 而现如今,铁铉也非常清楚,一旦朱棣真的造反了,那么,他就必须得受到严厉的惩罚。

 哪怕不杀死朱棣,也必须得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让他永远不得翻身。

 所以,现如今,他觉得,朱允炆还是太过善良了,他对朱棣太好了。

 朱棣都已经密谋造反了,如若还不给他加以严惩,之后必定会有人相继效仿。

 这对于大明王朝长治久安来说,并不合适。

 所以,他自然也想要让朱允炆收回成命,让朱允炆能够重重的惩罚朱棣。

 而不是如此轻描淡写,只是将其贬为庶人。

 而且,还是将朱棣囚禁在皇宫之内,如果将朱棣囚禁在皇宫之内,生活自然也不可能会太差。

 这一点,铁铉自然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觉得,给朱棣的惩罚,太轻了。

 “臣附议。”

 马全走了出来,朝着朱允炆,拱手一拜道。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臣附议......!”

 一时之间,数十个文武百官直接站了出来,跪地叩拜道。

 朱棣看了看在场的这一些大臣,心中更是无奈,也充满了绝望。

 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活路了,原先,自己还有活路,但是,现在自己,也许,真的没有活路。

 如若满朝文武都想要杀自己,自己,必死无疑。

 更别说,自己爹也还活着,朱棣也知道,自己想要造反,根本就不可能。

 “燕庶人,乃是朕之亲叔,上阵杀敌,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虽说是被奸人挑唆,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朕做到如此,也是因为,他是朕的亲叔叔。”

 “洪武二十三年,燕庶人收降乃儿不花。”

 “洪武二十九年,燕庶人北征至彻彻儿山,并且,擒拿孛林帖木儿等数十人,甚至,还在不断追杀元人,打败敌军,凯旋而归,自己身上受了三处箭伤。”

 “只有,燕庶人有多处北抗元兵,均获得大胜,此乃我大明王朝的功臣。”

 “朕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是,朕也知道,在战场之上拼杀的凶险。”

 “朕不怪四叔,只怪朕自己年幼,无法管理好这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

 “面对自己的亲四叔,朕,下不了手。”

 “朕虽然是大明王朝的皇帝,但是,朕也是一个人。”

 “朕知道,亲情,朕也知道,江山社稷,需要更多能人异士守护。”

 “面对朕自己的四叔,朕真的不忍。”

 “朕求求你们,你们就饶了四叔一命吧!”

 “虽然朕是皇帝,不应该有私心。”

 “但是,现如今,朕脑海之中想到的,都是父皇在世的时候,对朕说的话,以后不管如何,都要好好的孝顺朕的叔叔。”

 “他们是的亲叔叔,一定要让朕,好好的对待他们,不管以后,是否能够当上皇帝,都要将他们当做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对待。”

 “特别是四叔,四叔是父皇亲自带大的,但是性格冲动,容易被人利用,让朕以后有事,一定要宽恕四叔一次。”

 “这些天,父皇的告诫,不断在真的脑海之中浮现。”

 “朕思考良久,最终,只除首恶,并且,息事宁人。”

 “朕是帝王,你们是臣子,朕不能跪你们,但是,朕总可以跪求于我大明王朝的列祖列宗,跪求这天地吧?”

 “列祖列宗在上,上苍在上,求求你们,给四叔,留一条性命吧!”

 朱允炆看见数十个大臣直接跪了下来,请求自己击杀朱棣,他立刻站起身来,声泪俱下,随后转过身来,跪求于天,跪求在天上看着自己的列祖列宗。

 此时的朱允炆,泪流满面。

 “陛下......!”

 满朝文武立刻全部都跪了下来,大声呼难道。

 “陛下,您是天子,整个天下,都是您的。”

 “您要做什么,都由您来决定。”

 “您要赦免燕庶人的死罪,也是由您一言而定。”

 “您何必要这般呢?”

 黄子澄看向朱允炆,大声喊道。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一时之间,在场所有文武百官,纷纷跪地叩拜,大声喊道,也包括铁铉等原先想要处死朱棣的那一些大臣。

 “轰轰轰......!”

 看见朱允炆这一下,朱棣内心也是五味杂陈,这一段画面,怎么会如此熟悉呢?

 不正是自己以前读过唐史之中,就有记载的吗?

 现如今,自己,居然也会有这么一天?

 朱棣知道,既然现在朱允炆为自己求情了,那么,自己就不用死了。

 现如今,他也没想到,朱允炆居然会为自己求亲,并且,祈求上苍。

 说是祈求上苍,但是,朱棣知道,这是朱允炆,在乞求所有的文臣武将,让他们,能够让过自己。

 让自己能够活下去,就算是贬为庶民,也不希望自己死。

 朱棣也没想到,朱允炆居然会对自己这个反贼,如此仁慈,这确实让他内心有很大的触动。

 “四叔,在这里,四叔,我在这里。”

 “四叔,今天能带我骑马吗?”

 “四叔,你猜猜我在哪里?”

 “四叔,这个荔枝,是皇爷爷给我的,给你一个。”

 “四叔,等等我,四叔,等等我......!”

 “四叔,你说,人为什么会有烦恼呢?”

 “四叔,我以后要和你一样,上阵杀敌,守护我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帮助大哥,守土开疆。”

 “四叔,你看,我这一次射箭,是不是有进步了?”

 “四叔,我看了历史,看见那一些皇家子弟,都在自相残杀,这是为什么呢?”

 “四叔,以后大哥会杀我吗?”

 “四叔,大哥死了,呜呜呜,四叔,我没有哥哥了.....!”

 “四叔,你以后会保护我吗?”

 “四叔,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这个蜜果可好吃了。”

 “四叔.......!”

 一时之间,以往和朱允炆相处的时光记忆,瞬间涌入了朱棣的脑海之中。

 当年朱标还在,朱棣和朱允炆等人,相处的还很好,朱允炆经常缠着朱棣骑马射箭。

 累了就躺在朱棣的怀里,一家人出去郊游,都是朱棣带着朱允炆同骑一马。

 所有的画面,全部都一股脑的浮现在朱棣的眼前。

 “最终,难道,真的是我错了吗?”

 朱棣低下头,眼眸之中满是无奈之色。

 此时的朱棣,被朱元璋和朱标压制,再加上自己已经被抓,内心充满了绝望,也不再想,自己是否能够东山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