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朱棣谋划,老朱入北平

现如今,他内心也十分的纠结,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因为他现如今不知道,朱允炆下一件事情,要做什么。

 现在,朱允炆已经在整个大明王朝站稳了脚跟,如若自己想要反抗,恐怕感觉有些困难。

 如今,朱棣知道,自己只能够先韬光养晦,可如若,朱允炆连韬光养晦的机会都不给他,那该当如何?

 现在,他最害怕的就是,朱允炆派的这6000人打探自己的消息,甚至直接给他们下命令,要将自己缉拿归案。

 毕竟自己五弟他们就是出其不意之下,直接被抓入京城的。

 所以,这也是朱棣内心最担心的地方。

 “殿下,现如今,这件事情您还是先放宽心。”

 “老衲刚才得到消息,这一支队伍,早就已经出发了。”

 “而现在,殿下派遣出去的人,才不够刚刚到达京城。”

 “所以,陛下派遣这6000人前往北平,应该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这一点,殿下可以放心。”

 “现如今,我们不仅仅不能够有任何防备,而且,还要昭告天下,陛下已经将所有的藩王兵权收回,所有的藩王,都已经无兵无权。”

 “如若朝廷还要迫害一个无兵无权,对国家有功的人,就算陛下想要做,那么,天下百姓,也不会同意的。”

 “所以这一点殿下您也不需要担心陛下不可能提前就已经安排好了这一些,如果说他真的提前安排好了这些可能也是因为觉得殿下您,不会主动交出兵权。”

 “而且如今殿下您已经主动交出兵权了,那陛下自然也不可能会赶尽杀绝,因为他一旦对殿下您赶尽杀绝,定然会落人口舌。”

 “陛下如若想要做一个明君,那么,就不可能会那么做。”

 “再者说,陛下之所以想要迫切的收回所有藩王的军权,就是因为,如今的陛下,才是真正的陛下。”

 “他既然是陛下,那么,自然也要让自己所有的权力,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掌控在别人的手中。”

 “这削藩,是必然的,历朝历代,所有的帝王,几乎都想要削藩。”

 “削藩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罢了,现在殿下已经交出了兵权,那么,陛下断然不会在对陛下动手,得不偿失。”

 姚广孝看向面前的朱棣,微微一笑。

 他内心自然非常清楚,为什么朱允炆想要削藩,想要削藩,就是因为朱允炆,想要巩固自己的政权,想要中央集权,让自己真正成为大明王朝的皇帝。

 而不是连诸侯王都无法管束,只有将这些诸侯王所有的兵权,全都收回,那么,朱允炆才能够算得上是一名真正的帝王。

 历朝历代那么多的皇帝,全都是想要在各大诸侯王手中收回兵权,这是必然要做,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虽然朱允炆做的确实没错,但是,现如今,他毕竟不是朱允炆的臣子,他是朱棣的臣子。

 他内心自然非常清楚,朱棣想要做什么,自己想要做什么,想要得到的是什么。

 如果自己不帮助朱棣成功登基称帝,接下来,自己又如何能够展示自己今生所学呢?

 所以这一点他内心非常清楚,他不管怎么样都会站在朱棣这一方,他要将自己今生所学全都展现出来,让自己名垂千古。

 也唯有如此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点姚广孝非常清楚,他之所以想要帮助朱棣,不就是想要功成名就,想要名留青史吗?

 所以不管怎么样,他都必须要稳住朱棣的阵脚,让朱棣能够安心跟着自己一起造反。

 只要自己能够带着朱棣造反成功,那么自己必然能够名垂青史。

 到时候至于这件事情是对是错,就留给后人诉说。

 现如今,他要做的,就是帮助朱棣登基称帝 ,名垂千古。

 而现在,因为朱棣已经交出兵权,所以才知道原文一定不会再对朱棣动手,因为他出师无名,

 如若随意再对朱棣动手,恐怕整个大明王朝都会沸腾,到时候,所有人都会骂朱允炆是一个昏君。

 所以,朱允炆肯定不可能再对朱棣动手,除非朱棣真的造反的意图,已经被发现。

 那如若真是如此,朱棣就在劫难逃,想要对抗整个大明王朝,还是有些困难的。

 至少现如今他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如今,他非常清楚,朱棣如若想要造反,还没有足够大的力量。

 如若真的想要造反成功, 就必须再等上半年的时间,到时候,朱棣手底下的这一些辎重,应该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现如今,他也知道,不是一个对抗大明王朝的好机会,必须先忍耐,只要拥有足够的时间发展,他相信,朱棣一定能够成功。

 而现如今,朱允炆之所以会前来必然是前来试探,但是,绝对不能对朱棣动手。

 这一点,姚广孝非常的清楚,就算朱允炆想要除掉朱棣,也不可能是现如今这个时候。

 毕竟,朱棣现在刚刚交出兵权,一旦他直接被朱允炆击杀,或者,直接被朱允炆判刑。

 那么,整个大明王朝所有的藩王都会知道,哪怕自己交出兵权,朱允炆都不可能会放过他们,既然朱允炆都不可能放过他们,那么,他们又如何能够束手就擒呢?

 等到那时候,朱允炆一定会遭到所有的藩王造反,虽说他们交出兵权。

 可是,这一些藩王一个个原本在自己的封地,位高权重,手底下的一些士卒,基本上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

 所以,他们一旦造反,就算是有兵符,也无法调动他们这一些藩王手底下的嫡系部队。

 除非,朱允炆出其不意,直接拿下这个藩王,还是有可能的。

 就像原先的周王一样,瞬间就被朱允炆制服,所以,才没有翻出什么浪花。

 否则的话,朱允炆想要快速拿捏周王,还是有些困难的。

 所以,姚广孝料定,朱允炆绝对不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现如今,他也让朱棣不要担心,越担心,反而越会露出马脚,这对于他们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

 姚广孝内心也非常清楚,自己等人到底应该怎么去做。

 就算朱允炆想要试探,他们又能够试探出什么东西呢?现如今,整个北平都依旧掌控在朱棣的手中。

 虽说,整个北平现如今已经名义上归属朝廷,可朝廷真的能够管束的了吗?

 并且,现在朝廷还没有派遣人过来接手整个燕北所有的军事,朱允炆就算派遣过来六千人,也什么都不可能查得到。

 “嗯。”

 “还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现如今本王确实是着相了。”

 “如今,允炆派遣过来人什么人,想要对付本王,又岂是那么容易的?”

 “本王又何须要惧怕他一个孩童?”

 “如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本王倒是想要看看,允炆这小子,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

 “不管怎么样,如若本王向他低头了,岂不是就是认输了嘛,现如今,本王倒是 要看看,他还有什么能力。”

 “如今本王手中的势力确实不强大,但是本王相信,要不了半年,本王必然能够掌控更加强大的力量。”

 “等到那时候,本王一定推翻他这大明王朝,建立属于本王自己的大明王朝。”

 朱棣点了点头,原本他自己想一天到晚都在这里胡思乱想,可现如今听见姚广孝的话后,他觉得,姚广孝说的没错。

 自己有什么可担心的呢?现如今,自己什么也没有了,难道,自己这好侄儿,还要对自己这个亲叔叔,赶尽杀绝不成?

 原先,朱允炆想要削藩,确实有借口,对他这个好叔叔动手。

 可现如今,自己已经主动上交了兵权,那么,自己已经不再是朱允炆的削藩目标。

 毕竟,自己权力已经上交,整个大明王朝所有人都会知道,自己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对抗大明王朝。

 并且,所有人也都清楚,自己根本就不可能造反。

 而自己又为大明王朝建立了那么多的功勋,难道自己还不能够活下去吗?

 难道朱允炆就如此急不可耐,如此想要杀死自己这个亲叔叔吗?

 如若朱允炆真的敢这么做,那么,他必将会被钉在这耻辱柱上。

 这一点,朱棣内心也非常的清楚,所以他根本就不担心,朱允炆会对自己动手。

 当然,这个不担心,也是因为姚广孝提醒了他。

 如若不是因为姚广孝提醒他,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才好。

 毕竟,现如今,他的处境非常的危险,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如何,才能够活下去。

 要知道,自己已经上交了兵权,这也就意味着,自己已经一无所有。

 虽然,自己真正能够掌控的大军,还是有的。

 可是他也非常清楚,如果说,自己真的想要对抗整个大明王朝,现如今,还是缺少很多力量。

 至少,现如今,他还没办法走出北平,现如今,整个北平掌控在自己身上的力量,都是微乎其微的。

 虽说是自己的封地,但是,他真正能够掌控的,却也只是自己这一小部分力量罢了。

 这1万多大军,你已经是他所有的力量了。

 他想要调动其他的军队,根本就不可能,这一点,他内心自然也非常的清楚。

 所以,现如今,他到底应该怎么去做,应该做什么,他自己心里也有了一点明确的答案。

 就算朱允炆现如今想要来到这里,测试自己,试探自己的忠诚度,那自己也总不能够表现得太差。

 他知道,接下来就是自己和大明王朝最后的博弈。

 只要自己能够瞒过朝廷当中的这一些人,那么,接下来,自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到。

 就是不知道,这一次,朱允炆派遣过来到底是什么人。

 他也很想要知道,朱允炆派人来到燕北,最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试探自己的军情?想要试探自己是否有造反之心嘛?

 “殿下放心,现如今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拖延时间,现在陛下居然已经派人过来了,那么,这一段时间殿下应该也没有什么大事。”

 “如今,殿下您只需要好好的应付这一次前来燕北的使臣,必然能够让殿下您渡过难关。”

 “想必,这一次前来的应该也是殿下的老熟人,否则的话,陛下就不可能派遣他们前来看你,派遣过来的人,一定是和燕王殿下您有所关联的。”

 “毕竟,这一次,陛下派遣人过来,一定不是打着要来调查殿下的目的,而是来叙旧的。”

 “用叙旧的目的,在派遣人暗中调查。”

 “所以,殿下也不要慌乱,该安排的事情,直接安排好了,就好了。”

 “他们,什么也查不到的。”

 “想要查到什么,还不是殿下您,说了算?”

 “他们就算再有能力,也不可能查到王府。”

 “所以,殿下可以放宽心。”

 “心来将挡,水来土掩。”

 “现如今,他们哪怕想要查出一点什么,还不是殿下,您说了算?”

 “现在,殿下不需要慌乱,越慌乱,反而还会越给敌人可趁之机。”

 “如今,殿下就应该做到,胆战心惊。”

 “要表现出一副极为惧怕,极为恐惧的模样,这样才能够麻痹着一些官员的内心。”

 “让他们知道,其实燕王殿下您是无辜的,您现如今什么也没有了,连兵权都没有了。”

 “那么,殿下你还能够战胜什么人呢?”

 “既然兵权都没有了,自然不可能会对陛下造成其他损害,这一点,要让他们明确知道。”

 “也要让他们明确答复给陛下,让陛下能够知道,现如今,燕王殿下您可是什么也没有了,如若真的想要对付燕王殿下,也必须得考虑考虑,其他那一些藩王心里会怎么想。”

 “还要考虑考虑,天下百姓,和那一些文武百官,心里怎么想。”

 “老衲相信,现如今,陛下肯定是不希望,自己会成为一个昏君,他肯定是想要让所有人知道,他就是一个明君。”

 “否则的话,陛下又怎么可能会刚刚一上台,就做一些让天下百姓都能够有利可图的政策呢?”

 “天下百姓现如今,都对陛下感恩戴德,不为其他,就是因为,陛下现如今确实让天下百姓得到了许多好处。”

 “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能够记住陛下,并且,让陛下有一个贤德之名。”

 “而陛下,既然一上台就想要留给天下百姓一个贤德之名,那么,又怎么可能会自断自己的生路呢?”

 “一旦陛下直接对殿下您动手,可就变成了无道昏君,一个无道昏君,又如何才能够平息民愤呢?”

 “所以,这一点燕王殿下您也可以放心了。”

 姚广孝看向面前的朱棣,轻笑道。

 “本王得大师,真乃如虎添翼也。”

 “好,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本王那个好侄子看看,本王,现在是多么的胆小,不会对大明王朝造成影响。”

 “现如今,也算是让本王的侄儿放宽心,让他知道,本王不可能会造反。”

 “也唯有如此,才能够让本王拥有更多发展的时间,现如今,本王缺少的,也只不过是时间罢了。”

 “如若不是因为这个时间,本王早就已经拥有力量对抗大明王朝所有的军队的实力。”

 “可惜的是,本王现如今一无所有,想要对抗整个大明王朝,还真是千难万难。”

 朱棣点了点头,他内心也非常庆幸,自己能够招揽到姚广孝这样的谋士。

 如若不是因为姚广孝这样的谋士,自己根本就不可能会拥有现如今的成就。

 也不可能对待这样的事情,这般从容。

 如果没有姚广孝,他一个人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去做,才能够让自己获得成功,才能够让自己,躲避朱允炆的迫害。

 但现如今不同了,现在,朱棣有了姚广孝,姚广孝自然会告诉他,到底应该怎么去做。

 他内心也十分庆幸,自己能够得到姚广孝这样的顶尖谋士。

 如果不是因为姚广孝,自己恐怕都走不到这一步。

 既然,现如今自己都已经即将获得成功,那么,又如何能够不沉住气呢?

 毕竟,他就算不沉住气,也没有任何作用,因为他不沉住气,接下来将会面临的,可就是大明王朝的反扑,到时候,他也没有任何获胜的办法。

 毕竟,他缺少的是时间,只要拥有足够的时间,他相信,自己距离胜利,已经不是那么遥远了。

 如今,只要自己能够沉住气,能够不被朱允炆抓住马脚,那么,自己最终一定能够获得成功,这一点他从来都是相信的。

 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而这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得让自己拥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他已经准备了那么久,自然也非常清楚自己距离胜利,也只有一步之遥。

 只要自己能够挺过这最危险的一关,那么,接下来自己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毕竟,原先自己最危险的一关,就是在朱允炆削藩的时候。

 自己是第1个被朱允炆想到,要削藩的对象,这一点,朱棣内心非常清楚。

 可是,自己那 一次度过了,只要度过了那一次,他相信,自己就绝对能够成功。

 而现如今,就算朱允炆想要对抗自己,那也已经没有任何机会。

 毕竟,自己已经成了气候,就算自己交出兵权,也没有任何作用。

 在整个燕北,自己依旧还是掌控在他的手中。

 这个燕北所有的将领,所有的兵马基本上对自己都有一定的忠诚度。

 这一点,朱棣还是非常相信的,朝廷想要调动自己整个燕北所有的士卒,还是有些困难的。

 一旦他如果知道朝廷想要对自己动手,他也能够先下手为强。

 到时候,朱允炆哪怕派人来接管燕北所有的势力,自己也能够在出其不意之间,直接斩杀这一些将领,夺回燕北的军权。

 这一点能力,朱棣内心还是拥有很大的自信的,自己一定能够做到。

 所以,现如今,他知道,自己最缺少的,就是时间,只要自己拥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就能够彻底掌控整个燕北。

 而且,是在朝廷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自己就能够做到,由此可见朱棣在整个燕北,还是有很大的威望的。

 “殿下说的是,现在,我们也要开始接招了。”

 “现如今,殿下的处境就犹如当年,隋朝唐公李渊一般,也就是唐高祖李渊。”

 “殿下您应该也非常清楚,当年隋朝唐公李渊,他也是被隋炀帝杨广所忌惮,这杨广一天到晚就想要给唐国公李渊找事情,而且,还都是必死之局。”

 “可每一次,都是被唐国李渊巧妙地化解了,最终唐朝夺取天下,万众归一,建立了庞大而又强盛的大唐帝国。”

 “大唐帝国之强盛,古未有之,万邦臣服,万国来朝。”

 “而现如今,殿下您就要效仿当年的唐高祖李渊,只要能够活下去,最终都会成功,这一点,希望殿下您不要放弃。”

 “只要殿下您不放弃,那么,整个大明王朝,将没有任何人是您的对手。”

 “如今朝廷势力强大,所以殿下必须得卧薪尝胆,绝对不能够操之过急,只要殿下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就是殿下您反击的时刻。”

 “等到那时,将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对抗的了殿下您。”

 “大明王朝现如今论威望,殿下您可是首屈一指的。”

 “到时候,一旦陛下罪错了什么,殿下就能够起名勤王。”

 “这可是太祖定下的规矩,只要朝廷有奸佞作祟,那么,藩王即可勤王。”

 “虽然太祖说的是,需要陛下的诏令,可是,这也足够成为殿下的借口。”

 “殿下既然想要出兵,那么自然是需要师出有名,而这便是师出有名,等到时候,大明王朝也会有很多能人异士,前来投奔殿下。”

 姚广孝看向面前的朱棣,微微一笑,眼眸之中满是笑意。

 “嗯,不错。”

 “大师,得到了你,本王还真是如鱼得水。”

 “除了不是你,现如今,本王都还没有想明白,接下来,本王到底应该怎么办。”

 “现在,本王总算是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去做了。”

 “多谢大师。”

 朱棣对姚广孝越来越尊重,朝着姚广孝恭敬一拜。

 “殿下,使不得,使不得。”

 姚广孝连忙躲在一旁,摇了摇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