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朕爷爷活了?大太爷爷驾到?(第3页)

 毕竟,朱祁镇的能力是有的,只不过,小时候比较任性罢了。

 能力还是有的,只需要好好的引导即可。

 而自己在这里,不知道会待多久,也没那么多时间管理这些王朝。

 自己要前往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到时候,哪有这个闲工夫来管理这么多的王朝?

 这一些王朝,终究还是要还给他们的,而正统年间,朱标的子嗣,基本上都快死绝了,只剩下了吴庶人和建庶人两脉。

 这两脉就不多说了,何其悲惨,之后,子嗣方面,培养起来,需要的时间太长久了。

 而且,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也算是一个大明王朝历史上,难得的明君。

 当然,朱标也知道,大明王朝没有多少明君,反观朱祁镇,居然得到了二十世纪最强帝王的称赞。

 他老人家看完明史之后,非常生气,也直接说明了,大明王朝没几个好皇帝,而朱祁镇,难得的入选了。

 在这位最强帝王的眼中,大明王朝能看得过去的也就四个皇帝,洪武大帝、永乐大帝、朱祁镇和明英宗。

 所以,朱标也没有想要让自己占据这皇位多久。

 之后,治理国家,还是要让朱祁镇上手,自己最多也就是个甩手掌柜。

 至于培养一个儿子,还是算了,这都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他可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在这里搞七搞八的。

 “是,大,大太爷爷。”

 朱祁镇站起身来,朝着朱标拱手一拜。

 他此时也知道,自己没办法对抗朱标,既然没办法,那么,只能够屈服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一点,他内心还是知晓的。

 现在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够听之任之,谁让他打不过朱标呢?

 而且,朱标的气运金龙是如此的强大,不知道比自己强大多少倍。

 自己和他比,简直没有可比性,这一点,朱祁镇内心还是只晓得。

 所以,他也没打算和朱标斗争下去。

 既然自己还拥有太子之位,那么,一切,都还有机会。

 “嗯。”

 “高炽,将祁镇带下去吧!”

 “你如若有什么想问的,也可以问问他。”

 朱标看向朱高炽,微微一笑,摆了摆手。

 “陛下,臣没什么好问的。”

 朱高炽听完后,吓得一激灵,直接跪了下来,额头之上都在冒汗。

 “行了,紧张什么?”

 “下去吧!”

 朱标笑着摇了摇头,摆了摆手。

 “微臣告退。”

 朱高炽点了点头,站起身来,伸出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大太爷爷,孙,孙儿告退。”

 朱祁镇朝着朱标拱手一拜,也不想和朱标待在一起,这压力太大了。

 “嗯。”

 朱标点了点头,摆了摆手。

 随后朱高炽带着朱祁镇离开了。

 “呼......!”

 朱高炽走出营帐后,立刻感觉到,呼吸都新鲜了。

 “那个,爷,爷爷......!”

 朱祁镇看向朱高炽,尴尬的喊了一声。

 看着面前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朱高炽,朱祁镇叫出口都有些尴尬。

 这比自己才大几岁,都当自己爷爷了?

 “行了行了,先跟我来。”

 “你爹都才刚生出来没多久,哪来那么大的孙子?”

 “你爹三十多就死了?”

 “真是的,一点也不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

 “回去之后,必须得让他好好的锻炼身体才行。”

 “真是让人操心。”

 朱高炽摇了摇头,自己连朱瞻基都才刚生出来没多久,现在的朱瞻基刚刚七岁,自己的孙子都蹦出来了。

 不过他也很震撼,没想到,朱标居然能够带着他穿越时空来到未来的世界,这让他感觉到十分的震惊,不过让他也没想到的是。

 自己居然也有一天能够当上皇帝,虽说现如今也已经驾崩了,但是,至少自己在这个世界,也成功过。

 这多多少少让朱高炽感觉到心里有些高兴,虽说在自己的世界他们失败了,但是在这个世界自己成功了,而且他爹也成功了,这就已经足够了。

 现在他爹已经被朱彪所杀,而他也不敢反抗,他知道自己反抗的结果也只有死路一条,再加上自己见到朱祁镇的时候,发现朱祁镇身上的气运金龙,比起朱标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这样的情况下,谁也无法与其对抗。

 所以这一次他跌失败也在情理之中,虽然他不想要失败,但是他们确实是失败了,没有任何人能够对抗得了朱标。

 而且,朱棣见到朱标的时候,都根本就没有任何造反的胆子。

 现在自己等人已经输了,既然输了,那就得认命。

 而现在来到这个世界,看见自己儿子,自己孙子,都当皇帝了。

 自己这个做爹,做爷爷的,自然也是心里十分的高兴。

 “是,爷爷。”

 朱祁镇十分无奈,自己哪知道?

 你儿子这么早坚持不住,这不得问你这个当爹的吗?

 朕也想他别死那么早,可是,他又不听我的?

 如若不是因为他死得早,朕也不需要过的这么辛苦啊?

 听见朱高炽的话后,朱祁镇摇了摇头,眼眸之中满是无奈之色。

 ......

 奉天殿。

 “现如今,卿等以为如何?”

 “前线战报,为何还未送回?”

 “而且,流言蜚语四起,百姓四处逃窜,想要出城避难。”

 “整个北京城,都彻底乱了。”

 “陛下亲征,尔等可阻拦半分?”

 “陛下亲征,你们都哑巴了吗?一个个没有任何奏折上书,除了于谦,还有谁说过一句不可?”

 “本宫已经下旨,让所有的百姓,出城避难。”

 “让他们逃亡去吧!”

 “拦是拦不住的,如若继续阻拦,会造成民变,这对于我大明王朝来说,不可取。”

 “本宫令九门大开,放百姓出城。”

 “现如今,前线消息也没有在,战报也没有。”

 “你们,难道就连一个对策,都想不出来吗?”

 “嗯?”

 孙若微站在奉天殿上,看向面前众人,大声怒斥道。

 如今整个北京城变得一片混乱,他们现在连前线战报也没有得到。

 到底前线如何了,她一无所知,没有任何人说过半个字。

 这一切的一切,让她内心更加的愤怒,想起自己儿子很可能战死,或者被抓,内心就像是被揪着一样痛苦。

 “启禀皇太后,微臣有事启奏。”

 徐珵走上前去,拱手道。

 “徐爱卿是有何对策?”

 “准。”

 孙若微看向面前的徐珵,点了点头,摆了摆手道。

 “启禀皇太后,微臣昨夜,夜观天象,发现天象有变。”

 “紫薇南移,这说明,上天在示警。”

 “紫薇南移,意味着,我大明王朝兴旺在南。”

 “微臣以为,应当立刻迁都南京,绝对不能够留在北京城内。”

 “现如今,我大明王朝五十万精锐一夜之间,全军覆没。”

 “整个大明王朝内部,皇城之内,最多只剩下了两万大军,加上一些老弱病残。”

 “如若绰罗斯·也先派遣大军前来,那我们必败无疑。”

 “脱脱不花等人在攻击山西,山东也遭受到了拦截,想要抵达京城,最少也得一个月的时间。”

 “我们想要从山西和山东调集兵马,已经来不及了。”

 “如今我们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多半是因为,传递消息的人,都没办法传递回来。”

 “现在我军就是一个无头胡螓一般,根本就没有任何人,能够知道,确切的消息。”

 “这才是最危险的,我们必须要尽快南迁,也唯有南迁,才能够让我大明王朝中兴。”

 “原本我大明王朝皇城就在南京城内,而并非是这北京城。”

 “如今前往南京城,必定能够在卷土重来。”

 “请皇太后允准,进行南迁。”

 徐珵看向面前的孙若微,咬了咬牙,拱手道。

 “徐珵,你大胆。”

 “居然胆敢妄议南迁?”

 “皇太后乃是让你们想个对抗的策略,难道,这就是你的策略?”

 “陛下,难道也不救了吗?”

 内侍金英看向面前的徐珵,立刻捏着兰花指,指着徐珵大声怒吼道。

 他内心自然知道,孙若微最担心的是谁,孙若微最担心的,是自己儿子是否能够回来。

 而不是迁不迁都的事情,况且,就算是他都知道,随意迁都,这是动摇国本的事情,怎么能够随意迁都?

 不仅如此,面前的徐珵说的话,确实也很气人,放弃北方,迁都南方,这不就是要让朱祁镇去送死吗?

 这是孙若微愿意看见的事情吗?

 而且还在朝堂之上直言不讳,煽动满朝文武南迁,这是要放弃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啊?

 “谬论,谬论。”

 “皇太后,绝对不能够南迁,一旦南迁,我大明王朝将成为半壁江山。”

 “当年南宋,就是因为只有半壁江山,永世不得翻身。”

 “太宗皇帝之所以得天下,亦是因为这北京城。”

 “北京城一旦有失,我大明王朝南迁,那么,长江以北,就是整个草原部落所有军队随意驰骋之地,根本无险可守。”

 “等到那时,我军在强,也无法对抗这一些草原部落。”

 “当年蒙元建立,联宋灭金,一路南下,南宋至此灭亡。”

 “一旦这一些草原部落得到了北方,那么,我大明王朝,将永无出头之日。”

 “谁如若擅自妄论南迁者,应当就地格杀,以儆效尤。”

 “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又有那个王朝,能够从南打到北的?”

 “当年太祖皇帝,也是因为蒙元暗弱,最终才得以成功。”

 “而现如今的瓦剌,岂是当年软弱无能的蒙元可比的?”

 “当年的蒙元,连起义军都能够将他们打的节节败退。”

 “现在的绰罗斯·也先带领下,瓦剌部在平原之上战斗,战无不胜,我大明王朝的军队与之对抗,都极为艰难。”

 “皇太后,万万不可南迁,一旦南迁,我大明王朝危矣。”

 兵部侍郎于谦站了出来,看向面前的孙若微,大声喊道,还伸出手指着徐珵,坚决反对。

 “呵呵,哈哈哈......!”

 “皇太后,于谦此言,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当年太祖皇帝打下江山,就是从南打到北。”

 “难道,现在的绰罗斯·也先就比当年的元帝强吗?”

 “当年我们大明王朝能够打下天下,那么,如今,我们大明王朝依然能够打下天下。”

 “于谦妄自非议太祖皇帝,微臣以为,应该以谋反论处。”

 “大明王朝实力强大,战无不胜,怎么可能会拿不下北方?”

 “以前确实是得中原者得天下,可现在不同,现在的大明王朝,赋税都在南方。”

 “南方有钱,有粮,还有兵马。”

 “我大明王朝南迁,继续派遣大军北上御敌,绰罗斯·也先部落最多不过十几万大军,哪怕加上其他的部落,全部联合在一起,也就只有六十万大军。”

 “六十万大军,我军固守城池,就算是消耗,也耗死他们。”

 “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是我大明王朝的对手,如何能够和当年的蒙元相提并论?”

 “他们是一个零散的部落,被绰罗斯·也先召集了起来,而当年的北元,可是大统一的草原帝国。”

 “太祖皇帝能赢,我们,亦可。”

 徐珵眉头紧锁,看向面前的于谦,大声喊道,随后朝着孙若微拱手道。

 “皇太后,微臣觉得,于大人说的没有错,如若现在这个时候,我们直接南迁,就再也回不来了。”

 “这不是微臣看不起我大明王朝的所有将士们,而是现在的局势不一样。”

 “当年太祖皇帝为何能够从南打到北,其一,是民心。”

 “其二,也是因为元帝无能。”

 “其三,更是我大明王朝精锐和大明王朝开国元勋都在。”

 “所有人都知道,我大明王朝开国元勋到底有多强,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等等。”

 “所有武将,可以说是所向披靡,哪怕是在任何一个乱世当中,都能够算得上是佼佼者。”

 “而现在,绰罗斯·也先和草原部落之人为何会联合在一起?”

 “其一,绰罗斯·也先绰罗斯·也先很大,想要攻占大明王朝。”

 “其二,草原部落的人想要金钱美人,而这一些,都在我们大明王朝。”

 “其三,大明王朝现在五十万大军很可能会全部丧失,那么,绰罗斯·也先就更加不会忌惮我们大明王朝,草原部落也会不断的增兵,为了就是分一杯羹。”

 “其四,一旦我们大明王朝南迁,那么,绰罗斯·也先也就会知道,我们大明王朝怕了他们。”

 “等到那时,草原部落汇集六十万大军,在我大明王朝北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我大明王朝的威严沦丧,百姓也会不再信任大明王朝。”

 “南宋之所以灭亡,不是因为蒙元有多强,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任用汉人的将领和军队。”

 “一旦将北方让给了草原部落,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在出现一个忽必烈。”

 “皇太后,三思啊!”

 礼部尚书胡濙站了出来,看向面前的孙若微,拱手道。

 “皇太后,微臣附议。”

 户部尚书陈循等重臣均附和于谦和胡濙。

 “你,你们,你们......!”

 徐珵眼眸之中满是无奈之色,原本以为,自己的计策会被采纳,那么,自己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帝位。

 可没想到,现在变成了这样,徐珵内心大为沮丧,只是伸出手指着面前众人,眼眸之中满是愤怒之色,却不敢再言。

 他也是为了大明王朝好,他觉得,绰罗斯·也先部队能够战胜大明王朝五十万大军,都是运气好。

 而大明王朝南迁之后,各处地方依旧还在他们大明王朝的掌控之中,想要将绰罗斯·也先驱逐出去,还是很简单的。

 毕竟,这可不是全线溃败,只不过是绰罗斯·也先打败了大明王朝五十万大军,偷袭京城罢了。

 他们都是骑兵,攻城拔地,根本就没多强。

 在战斗当中,他们绰罗斯·也先的部队,是经不起消耗的,六十万大军,哪来攻城?

 他们大明王朝最多牺牲三十万大军,就能够将他们六十万大军,全部消耗殆尽。

 而且,他也知道,绰罗斯·也先现在是有好处,才能够让所有人听从他的安排。

 可是,一旦绰罗斯·也先等部队遇到大明王朝的强烈反抗,瞬间就会树倒猢狲散。

 这一点,徐珵还是看得清楚的,所以他提仓南迁,也不过是为了保全大明王朝的宗室罢了。

 只要大明王朝宗室还在,那么,大明王朝就不会亡。

 “启禀皇太后,现如今,我们应该积极备战,京城确实没有兵。”

 “但是,我们可以募兵。”

 “北京城被,城高,粮多。”

 “只要是青壮男丁上城墙,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守得住。”

 “一个月的时间,山东兵马必定赶到,我们只需要坚持一个月的时间。”

 “皇太后娘娘,相信微臣,微臣一定可以做到。”

 “当年朱文正朱将军,率领两万大军,对战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守住了洪都城八十五天啊!”

 “皇太后,这一战,我们绝对不能输,也绝对不能撤。”

 “一旦迁都,动摇国本,大明王朝大势去也。”

 于谦站了出来,看向孙若微,拱手一拜,说出的话,气势恢宏。

 “皇太后,此战,必须得死战。”

 “新兵稍加训练,即可守城。”

 “我军只需要守城,不需要出城对敌。”

 “于大人所言不错,我军应该立刻招募新兵,训练守城即可。”

 “守城,只需要将士用命,将帅统领得当,必胜。”

 “户部将全力支持。”

 陈循立刻朝着孙若微拱手道,眼眸之中闪过坚毅之色。

 “现如今,已经不是单独陛下的事情了。”

 “不过,于大人所言有理。”

 “徐大人所言,也有理。”

 “几日,所有人各抒己见,不要担心,这一次,不管你们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本宫都恕你们无罪。”

 “畅所欲言,才能够真正的找出办法。”

 孙若微点了点头,看向面前的于谦,眼眸之中闪过赞赏之色。

 “母后,儿臣以为,于大人所言不错。”

 “这一次,我们必须要赢。”

 “也绝对不能够南迁。”

 “一点主张南迁,那么,大明王朝将会元气大伤。”

 “儿臣愿意于京师共存亡。”

 “我朱家儿郎,只有战死的,没有投降逃跑的。”

 “皇兄御驾亲征,就是要学习皇考,如此英勇无畏,儿臣不敢落后。”

 “这一次,就由儿臣,额于大人一同,固守京城。”

 “只要守住一个月的时间,那么,山东的大军,还有山西,甚至河南、江苏等地的大军,一定会快速勤王。”

 “京师无需担忧,一定能够守住。”

 朱祁钰立刻上前,眼眸之中闪过坚毅之色,朝着孙若微拱手道,而低下头的那一刹那,嘴角微微上挑,眼眸之中闪过阴冷之色。

 孙若微成为了皇后,就成为了朱祁钰的嫡母,这便是皇家,所有的皇子,都要称皇后为母后,而自己的母亲,也只能过称之为母妃。

 现在孙若微是皇太后,依然是他这个王爷的嫡母,自然也得称之为母后。

 “皇太后,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在场所有人,除了徐珵一个人,所有人都觉得,不能够南迁,一定要守住京城。

 也唯有守住京城,那么,整个大明王朝,才能够盘活。

 如若失去了京城,那么,整个大明王朝,将会成为南宋,甚至比南宋还要悲惨。

 所以,不管如何,必须要守住京城,绝对不能够有任何闪失。

 “如若守城,京城破了,怎么办?”

 孙若微看向面前的文武百官,沉声道。

 “启禀皇太后,如若京城城破,我于谦,绝不苟活,甘愿殉国。”

 于谦第一个跪地叩拜,朝着孙若微拱手道。

 “如若京城城破,臣等绝不苟活,甘愿殉国,请皇太后莫要迁都。”

 “如若京城城破,臣等绝不苟活,甘愿殉国,请皇太后莫要迁都。”

 “如若京城城破,臣等绝不苟活,甘愿殉国,请皇太后莫要迁都。”

 “......!”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除了徐珵,全部都跪地叩拜道。

 “臣甘愿殉国。”

 徐珵无奈,也只能够跪地叩拜。

 “皇太后,只要山东的等地的援军一到,那么,瓦剌兵必定会撤退。”

 “京师内尚有三年余粮,绝对不会有失。”

 于谦看向孙若微,拱手道。

 “此事,再议。”

 “先整顿兵马,不管打不打,都要人。”

 “立刻派人出去募兵,越多越好。”

 “于谦,兵部的事情,暂时交给你安排。”

 孙若微面色凝重,看向面前所有文臣武将,全部都说要守京城,摆了摆手,转身离去。

 而她内心也很乱,自己儿子被抓,现在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甚至,她都想要用无数金银财宝送出去,换回自己的儿子。

 可是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最终,他们还是要和瓦剌大战一场才行。

 而现在,最缺的,就是兵。

 “微臣遵旨。”

 于谦立刻拱手道。

 ......

 而此时,朱标已经带着十万大军,朝着京城方向而去。

 原本朱祁镇带来的五十万精锐,阵亡六万,轻伤四万,重伤一万人。

 这样一些轻伤和重伤的人员,全部都被朱标带了回来,再加上土木堡原本剩下的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皇城方向而去。

 他们距离居庸关有百里之遥,而且,其中重伤轻伤者众多,不仅如此,怀来、永宁等地,全部都已经被绰罗斯·也先攻占,他们一路上,也就走的更慢了。

 朱标让徐允恭派人收回,怀来、赤城、雕鹗、龙门卫、龙门所、怀来、永宁。

 因此,为了等待徐允恭收复这一些地方,朱标大军自然动作就更慢了。

 再加上,怀来、赤城、雕鹗、龙门卫、怀来、永宁、龙门所等地,早就已经被瓦剌攻占。

 所以,大明王朝军队的谍报,根本就送不进去。

 从居庸关的路线,彻底被堵死了,这也是为何,大明王朝内部,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的主要原因。

 如若说,朱祁镇被抓了,那么,绰罗斯·也先就会先行撤离,大明王朝就会知道消息。

 可现在,朱祁镇没有被抓,绰罗斯·也先派遣大军依旧掌管着这一些要道。

 军队消息送不回去,情报网彻底失效。

 而且,现在的锦衣卫似乎传递消息的速度,还有情报搜集的速度,也越来越慢,能力也是越来越差。

 朱标之前也为此有些疑惑,看完了这一次土木堡之变的所有信息,大明王朝的锦衣卫和谍报人员,似乎不起作用了?

 就仿佛,大明王朝的锦衣卫和谍报人员,全部都消失了一样,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防范意识。

 如若不是被人操控的,那么,就可能是因为,这一些年,吃的穿的都太好,日子太好过了, 做事都是慢慢悠悠的。

 不过,朱标看过朱祁镇身边的锦衣卫,一个个武艺高强,而且忠心耿耿。

 管中窥豹,不至于会出现锦衣卫情报有误,还有情报搜集不回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