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心灵为界,里表两分

“哎呀,刘大人实在是为官清廉,太过朴素,茶烫了六次也不倒,难道是因为您家乡在杭州,所以对龙井茶如此情有独钟!闲客居的龙井二十银钞一壶,您老可是每旬三次到闲客居次次必点,实在朴素。”

 天宝发行,对标金银,民间将其朴素地称为银钞和金钞。

 银钞面值有一百,五十,二十,十,五,二,一,正面画着开国太祖朱元璋的画像,背面则是日月山河图,随着币值的变化,又会在上面添加如意,宝鼎等多种图样,以及各省的风景名胜。

 100枚铜钱=一银钞

 100银钞=一金钞。

 金钞面额最大的是1000,流通量最少,也是唯一刻着朱厚熜画像的。

 江南地区拥有五亩田的农民,每年可以收获稻米12~15石,也就是大概800文铜钱,但就能维持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饱生活。

 御史刘名将头微低下去,四面八方投来的既是好奇的目光。

 他微微一笑,将袖子抬了抬借以掩饰尴尬,“这是老夫的私事,与家国大事有何关系!”

 “小家都管不好,何谈治国?刘大人怕是位置坐久了,忘记了赶考之路的艰辛,圣选为每一位能参加的考生准备天宝有什么不妥?”

 “你……你……”刘名大气连喘,一时语塞。

 户部给事中此时目光一转,“夏大人言之有理,那您每月一坛的绍兴黄酒又作何解释?我听说那可是贡品级别的黄酒,三十银钞一坛。”

 他得意洋洋地看向夏言,却没有看到意料之中窘迫的面孔。

 夏言笑了笑,“生而为人,我并不排斥欲望,连欲望都没有了,还能叫人吗?口腹之欲,人生大雅!花点清白的银子买快乐,我有错吗?”

 “莫非是您赚的银子不清白,所以才如此关心同僚的生活?”

 户部给事中将头一缩,“不是,我。”

 “我实在感动,大人竟如此关心我的生活,令我不胜惶恐啊。”

 夏言连连摇头,“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我看您马上就能超越锦衣卫了,连锦衣卫都比不上您,真是老当益壮啊!”

 “就是有些可惜,您心中有小爱而无大义,关心得了我们这些同僚,却看不到天下的芸芸学子!”

 “这…………”户部给事中冷汗直流,连连解释。

 夏言嘲讽开满,怼遍朝堂。

 …………

 张璁轻咳一声,在百官的怒目而视下,夏言才缓缓坐下。

 朱厚熜环视四周,挥手指向一旁记录的顾鼎臣,“方才诸位爱卿献策颇多,提纲挚领汇编成册就是大政施行的方针,顾书录念一下你发财的记录。”

 顾鼎臣搁下毛笔,先是从容朝着朱厚熜一礼,又向坐着的诸人行了一礼,才开口道。

 “圣选每年一次,全国统考,择优录取,各省予以名额…………”

 顾鼎臣声音洪亮,说话也不卑不亢,条理清晰地将方才的建议列成总纲汇报出来。

 张璁忍不住点头,是一个办事的好苗子,要是放到实事部门历练历练就更好了。

 他看了看前方正襟危坐的王阳明,后者随即回以一个了然的眼神。

 爱才之心,人皆有之。

 “臣已述完,请陛下和诸位大人定夺。”顾鼎臣再次拱手道。

 “善!”朱厚熜给出了一个不错的评价。

 将方才的建议和争论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对于一个状元之才来说不难,但要从其中去粗取精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整理成条文,罗列出主次就极为显出能耐了。

 朱厚熜含笑点头,“诸位达成共识,那此事就此定下,圣选为三宫选材,为天下选材,定为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