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拖不得(第2页)

 “少年郎,孤身入局,惧否”

 楚言昂首答道:“有何惧?我来,则无不可为之事!”

 看向一旁空着的座位,张璁无奈地摇了摇头。

 事已至此,他只能孤注一掷全力支持。

 反对这件事的,除了理学门人,还有心学士子。

 虽然心学提倡解放人的思维,但根深蒂固的束缚岂能是一时半刻就被破除的?

 王阳明的府邸,已经一连热闹了好几日。

 来的人意思都很明确,坚决反对全面建设道宫和理宫。

 王阳明来者不拒,一一与之问谈。

 一人之力,难挽天倾。

 他劝得了走进他府中的人,却劝不了更多坚守自己道义的人。

 站在双方的立场看,这件事无有对错之分。

 但站在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

 唐伯虎却很兴奋,他已经连续在学宫讲了多次三宫制。

 这让许多人都痛骂他狂妄引,背弃圣人道义。

 对于毁誉,他不屑一顾。

 “疏何妨?狂又何妨?一日兼他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他大笑道。

 …………

 朱厚熜刚下朝,就被张太后请到了西暖阁。

 明里暗里张太后都在劝朱厚熜,不能“任意妄为”,帝王决定着天下的走势更应该谨慎行事。

 蒋太后则表达了自己的忧心,做事不可操之过急,总要给别人留下接受的时间。

 朱厚熜可以等下去。

 “天”等不下去了!

 大风起于清萍之末,他们无法窥见天灾背后危如累卵的局势。

 朱厚熜明白,他拖不得,一刻也拖不得。

 “陛下,西苑传来消息匠人们已经能批量制作水泥”麦福缓声道。

 朱厚熜立刻问道,“水泥的质量如何?一天的产量又如何?能继续扩产吗?”

 麦福沉吟片刻,心中暗自思索。

 跟在朱厚熜身边许久,他已经熟悉了对方的问话习惯。

 对于这些问题,他也提早在匠人处得到了答案。

 “比铺直道的三合土效果要好,现在东郊的厂子全力运行一天造出的水泥可以铺满半条棋盘街的路”

 “大水车正在建造中,等水车建造完毕,产能可以扩大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