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伏久者飞必高

嘉靖元年。

 六月初一。

 如同无数个寻常的午后一般,蓝色的天空飘荡着洁白的云絮,万寿山上响起此起彼伏的鸟鸣声。

 奉天殿。

 一众大臣齐聚,目不转睛地盯着中央的灵犀盘。

 朱厚熜高居御座,眼含湛湛金光。

 灵犀盘中央的毛笔缓慢而有力地运动着,一份不过十余字的奏疏却格外牵动着众人的思绪。

 张璁甚至感觉这盏茶的功夫,竟比当初科考的三天还要难熬。

 “咔——”

 一声轻响过后,丝线牵动着毛笔缓缓回到预留好的凹槽。

 “杨爱卿,你来读一读”朱厚熜轻声道。

 杨廷和应了一声,沉稳地接过奏疏先是扫了一眼目光微动,随即中气十足地念道:“陛下天威凛冽,叛贼尽数伏诛,九边安稳兵将一心……贼首李隆不日将押解进京。”

 读到最后,他的声音不免有些颤抖,那喜悦的感觉不言而喻。

 “臣恭贺陛下,平定叛乱”杨廷和念完奏疏,双手合拢行了一个深深的揖礼。

 众臣见状也都按捺住内心的喜悦,纷纷行礼祝贺。

 朱厚熜的脸上带起一丝笑意,“此事非朕一人之功,诸位卿家也都为此出力”

 他顿了顿站起身来,“天意在我大明,乱臣贼子不过螳臂当车!”

 朱厚熜饱含深意地扫众人一眼,继续说道:“如今白莲教叛乱已经尽数扑灭,贼子李隆也被捉拿,朝廷应该上下一心推行新礼、施行新政,为我大明再造盛世气象!”

 他的语气逐渐严厉,“朝野上下形成共识新礼必须推行,阻碍新礼者为国贼!”

 众人闻言,心中皆是一凛。

 “国贼者,杀无赦!”朱厚熜清亮的声音在奉天殿内回响,这声音此刻变得格外地有力

 分明已经到了伏夏,奉天殿内也是冬暖夏凉,张丰山却只感觉周身寒气森森如堕冰窖。

 奉天殿内先是一片沉寂,杨廷和见状缓缓抬起了头,双手一拱带头道:

 “谨遵陛下圣意”

 朱厚熜略微颔首,坐回了御座。

 又是一番奏报之后,朝会就宣告结束。

 内阁大臣们脚步沉重地朝文渊阁的方向走去,彼此间的氛围显得有些压抑。

 穿过文渊阁前的玉桥时,杨廷和下意识地朝远方看了一眼。

 碧水荡漾,荷花亭亭而立,含苞待放娇艳羞人。

 他的心中发出感慨,或许以后就再难见到如此景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