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勤报皇庄疏

他走之后不久,杨一清行色匆匆来到了乾清宫。

 朱厚熜正逐字逐句,翻看着夏言的奏疏——

 《勤报皇庄疏》

 朱厚熜抬头看到进来的杨一清,笑道:“杨爱卿来得正好,且看一看这奏疏。”

 杨一清神色庄重接过奏疏,便仔细翻看了起来,越看心情越是激动,到最后甚至忍不住念诵起了其中的字句。

 “奸佞之徒,假之以侵夺民田,则名其庄田曰‘皇庄’”

 “假之以罔求市利,则名其店曰‘皇店’”

 “又有其甚者,假以阻攘盐法,则以所贩之盐名为‘皇盐’”

 杨一清阅读越是畅快,心中不快也逐渐减小。

 他忍不住问:“陛下,此雄文何人所作?”

 朱厚熜笑而不语,过了片刻便问道:“此文妙在何处?”

 “文采斐然,言辞犀利,非深入百姓之人不能做。”

 杨一清扬了扬手中的奏疏,“皇庄之弊切中要害,剖析精巧,刻画深入。”

 他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倾诉百姓饥寒流徏之苦,刻画奸孽巧夺豪取之状!”

 “令人思之,不免痛彻五内!”杨一清神色沉重道:“臣所来也正为皇庄一案。”

 “京城万里之地,仅告发强占田地、侵夺房屋、威逼利诱霸占田产案件者,就不下千人。”

 他看了一眼漠然无语的朱厚熜,语气越发愤慨,“皇庄侵夺,所涉之巨,所恶之深,世所罕见!”

 “在京皇亲、内臣、功臣、锦衣卫,牵连之人不计其数,所犯之罪行更是罄竹难书!”

 朱厚熜越听脸色越沉,到了后来更是眼带寒意。

 “彻查!”

 他猛的起身,语气罕见的冰冷:“凡三法司审议,罪责重大者杀无赫!”

 “此事,从重从严从快,绝不能轻易放过枉法之人!”

 “是”杨一清重重地点了点头。

 朱厚熜转言,提起了夏言。

 “杨爱卿刚才所看的文章,正是负责皇庄清查的兵科给事中夏言所书”

 “哦,臣听闻此人颇具才干难得的是能仗义执言”杨一清顺着话头说了下去。

 “杨爱卿查案可多与此人联系,大理寺要做好处理类似案件的预案。”

 朱厚熜意味深长地说道:“往后几年类似的案件将层出不穷,杨爱卿要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