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交年

朝廷中枢形成了一致的意见,灵犀盘和飞翼柱要推行到大明各地的官衙。

 每个布政司都需要派遣人员培训新礼。

 礼部已经着手准备将语韵纳入官员考核体系。

 改元之后,新礼就将推行全国。

 至于官员们能否快速地学会无名内功,朱厚熜并不着急。

 在这个武侠的世界,能冲破重重阻隔到京师参加科举,并顺利选派为官的人。

 没有哪一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而对于官员能否习武,大家彼此心照不宣。

 平叛事宜为大,内阁六部连续运作了几天,定好了周密的部署。

 虽然大明的军队已无开国之时的勇猛,甚至还有些军备废弛的状态。

 与手无寸铁的百姓相比,军队还是如虎入羊群一般,秋风扫落叶似地快速维持了秩序。

 白莲教的叛乱来势汹汹,可却如纸老虎一般一戳就破,内阁甚至暗自感慨都不需要动用各地的守备军。

 借助灵犀盘各地的捷报快速向京师传递,朝廷也不吝啬于向百姓分享胜利的喜悦。

 各处坊市大大小小的茶馆戏台,平定叛乱的节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交年临近,京城平添了几分烟火气,家家户户忙着送灶君上天。

 坊民刻马形,印成灶马。百姓则买灶马,在灶前焚化。

 即使贵为内阁首辅,杨廷和也不能免俗。

 早几日黄娥便开始了张罗,准备好了胶牙饧,糯花米糖,豆粉团和小糖饼,连同其他的果盆糕点一起供奉在灶君像前。

 十二月二十日,交年之期朝廷休沐。

 杨廷和召集一家老小拜在灶君像前:“辛甘臭辣,灶君莫言”

 一番祭拜之后,便将提前买好的灶马在灶前焚化。

 家里的孩童笑着舔食糖块,黄蛾不由惆想起了千里之外的杨慎。

 在徐徐升腾的青烟中,杨廷和眼神微眯,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该让位了!

 决定一旦做出,之前的踌躇和犹豫便通通烟消云散。

 杨廷和竟感觉到了,几分意外的洒脱和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