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何为士?

“桂鄂?”朱厚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轻声道:“派他到云南,也算是人尽其用了。”

 他从麦福手中接过木盒,右手一挥殿内的二人随即缓缓退了出去。

 “麦先生”紫宸台上赵无眠的一声轻唤,麦福有些愣住脸上露出了回忆的神色。

 “哎”

 麦褔下意识地应了一声,神思回转一时不免有些唏嘘。

 他一个宦官,被人以先生相称。

 “走,让我看看你的功夫有没有荒废。”

 “好”

 麦福无比自然地拉着赵无眠的手,后者虽然依旧神色淡淡,眼神流转间却流露出一丝暖意。

 奉天殿内,盒中的玉石凌空悬在朱厚熜身前。

 他信手一挥,玉石环绕他的周身,放出盈盈豪光。

 “叱”

 只是一声轻呼,空中便仿佛出现了一只无形的大手,握着刻刀在玉石下方雕琢。

 “籁籁…籁籁…”

 玉粉在空中飘,红绿相间,黄白交错。

 朱厚熜眼神轻移,掉落的玉粉便汇聚成河,朝远处的紫檀木筒中奔去。

 不多时,几枚方形的印章便雕刻完毕。

 他随手一招,浅青色云纹的蓝田玉章就飞入了手中。

 指尖抚摸着玉章,温润细腻的质感,就仿佛在触摸刚剥出来的蒸鸡蛋。

 翻过印章,一个有力的大字便映入眼帘—

 “士”

 “何为士?”朱厚熜自语道。

 士,原本应该是允文允武。

 但自唐以后,文士和武士分立。

 春秋之时,士有专属的课程,课程又分作六种称为六艺。

 其中又以射御为重,以应对战争。

 此时的士,是维持治权的动力。

 他们不光要锻炼各种能力,强健自身的体魄,也需要有共同的精神认同。

 观先民奋战之史迹,宁难不屈,临危受命。

 听牺牲小我,以全邦国的史诗,家国为重。

 士,临时治民,战时治军,出将入相,既武且文。

 然而,自宋朝时,便逐渐弱化了士文武并用的观念。

 老朱算一个颇有远见的皇帝,明朝设置的科举制度要求文科儒生也要具备军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