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步步生莲方寸山下

第401章 傻姑娘不死心

八月二十一号,七夕节。

 刚做完夜航训练的杨智勇,终于得到机会请假出来了。不过,这回没来疗养院,

 杨颖娘俩喊上钱玲和俩孩子,吃过早饭就出门了。在外面和杨智勇汇合后,一起去山海关游玩。

 有杨智勇那个壮劳力在,曲卓就没去凑热闹。借口上午要去廖老爷子那,独自留在小楼里用了一天的功。

 发力方向,主要是多晶硅光伏板。

 他想明白了,这玩意的转化率,不是某个关键的改进,就能大幅度提升的。

 而是要不断的抠细节,从每个一处结构和设计中一点一点的抠,积少成多最终将整体性能指标往上提升。

 现在的问题是,他只是看过几篇多晶硅光伏板的技术资料,还不是特别专业的那种,相关知识十分有限!

 作为覆材和保护材料的高透玻璃,曲卓印象里透光率超过百分之九十就足够了。

 而他用的,是电镜光学模组中收录到的,透光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一点五的超白钢化玻璃,应该足够用了。

 evA 胶是客机舷窗的夹胶玻璃用的,也应该不差。

 减反射膜层,用的也是光学模组中收录到的五氧化二钽。已经是他掌握的,减反射效果最好的素材了。

 电池片……涉及到的技术细节和原料就比较多了。

 最关键的点有两个,一个是刻制减反射绒面。

 曲卓只记得比较成熟的方案是,把绒面细节刻成倒金字塔形的沟槽,光谱范围在七八百到一千多微米之间。

 但知道归知道,想达到文字资料中描述的参数,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反复的试验。

 如果换成有相关知识储备的人,即便是“试”,也是有矢放地。到了曲卓这里,只能仗着实践效率高,边撞大运边总结规律的瞎试。

 另一个关键点是pn结。

 这方面需要的知识,与他熟悉的半导体相关技术有很大的重叠。虽然也是在瞎试,但好歹是有目的的瞎试,不至于完全撞大运。

 凭着记忆,直接选用铝背场。不知道做了多少次测试后,总算搞出了正面为常规结构,背面为n+和p+相互交叉的结构设计……

 午饭都没吃,在屋里“鼓捣”了大半天的时间,最新一版设计的转化率,达到了百分之十六点七,算是勉强及格了。

 出去溜达了一圈儿歇了歇脑子,回来时发现俩妈和大中小三个孩子已经回来了,钱玲正在厅里不紧不慢的收拾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