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步步生莲方寸山下

第335章 制造一起杀鸡儆猴的悬案(第2页)

 从那时开始,港岛就一直安南人逃亡亚洲的首选城市。

 后面的一些年里,隔三差五就有一批又一批的安南人,乘着破旧的渔船,甚至装着简易动力的排筏进入港岛。

 这些人有的在难民营周边扎根,有的混迹于黑户扎堆的偏远地区。还有的凭着一技之长找到工作,融入了港岛社会。

 港岛很小,但也有一千多平方公里,几百万人口。

 近一两个月进入港岛的安南人,只壮龄男性少就不下几百号。想把每一个都挖出来,哪是说说那么容易的。

 不过, 和、东、同、联、广、全、潮汕和数码帮,大大小小几十个帮派,加一起二三十万人同心协力的做一件事,力量也不容小觑。

 进入港岛时间较长的安南人,找起来不容易。但半个月内进来的,翻起来却不算太难。

 其中潘世生三人,就被登记到了社团份子的小本本上。随后样貌特征被通报给各堂口,纳入搜寻的目标。

 但只是寻找和确定,并不是重点关注的目标。

 因为,据送潘世生三人抵港的蛇头供述,三人一看就是穷途末路,虽然有两支56式和一支手枪,但加一起只有十几发弹药。

 而且,无钱付船资,只能把枪抵给了蛇头。下船时,身上除了破破烂烂的军服,可以说身无长物。

 另外,三人抵港的时间太短了。

 几天的时间,除非有所投奔,不然连港岛的大环境都摸不清。

 不大可能精准的锁定号码帮在荃湾的堂口,还能指出象鼻山路和屯门公路的交界处,那种既偏僻又便于藏身和撤离的地方。

 所以,正主应该不是他们。

 但三人毕竟是军旅出身,不排除被“过江龙”看中并招募的可能。

 甚至,还有可能就是“过江龙”队伍中的一员。对方是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分散进入的港岛。

 真要那样的话,事情就大条了。

 谁也摸不准“过江龙”到底来了多少人,手里掌握着多少军火……

 曲卓真心没想到,他的一个“小动作”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当然了,他也不知道一个“小动作”,已经惊动了港岛几乎所有社团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