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步步生莲方寸山下

第192章 我真是太聪明了!(第3页)

 但是,这里面涉及到了两个方向。

 继续沿用现今主流的16位架构,几乎很难绕开因特尔从4004到8008再到8080累积下来的指令集。

 处理单元的设计上,也同样很难绕开他们的框架。

 全部推倒重搞?

 有脑子里Bug般的存在提供帮助,咬咬牙倒是能办到。

 可问题是,因特尔的32位芯片,满打满算还有一年多就要完成了。

 而我们的这边,就算抛开一切客观事实,今天曲卓把设计方案完成,上面一级一级的火速审批,明天就能通过。

 但硬件制造,一年多都够呛能完成。

 也就是说,搞16位架构属于完成即落后。

 如果直接上32位架构呢?

 指令集和端口沿用一部分因特尔的东西,遭到质疑时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们是为了向下兼容你们,才做出的选择。

 你看,这多提气呀!

 但新问题又出来了,就我们现在的加工工艺,搞个十六位的8080都得拆成几十片才能攒出来。

 上27.5万个晶体管的,只一个处理单元就得拆成多少分呀?

 只想想脑袋都发炸。

 而且,搞大型向量计算机重点在于浮点运算。除了核心处理单元,还得搞个类似于 的协处理器出来。

 呃……对哈,这是在搞大型计算机呀!为什么要纠结于集成电路的加工工艺呢?

 架构归架构,处理单元归处理单元。就像内存和存储单元一样,都有多少米不谈,咱先把锅做的足够大。

 只要架构的承载上限足够高,五间房子体量的硬件插入,叫大型计算机。二十间房子体量的硬件插入,就特奶奶的是超级计算机。

 既然这样的话……软件方面还有必要纠结unix系统还是类unix系统吗?

 “iA-32”和“dos”才搭嘛……

 提到“dos”,曲卓可就不困了。

 在他上本科的那个年代,dos还是正经八百的考试科目。最开始学习编程,什么turbo C++ 、 Borland C++,还有 QB,不都是围着dos打转嘛。

 哥们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