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步步生莲方寸山下

第151章 方师兄,你会写词吗?(第2页)

 眼前这位韩副主任,不论面相还是言语,都显得很和善,感觉半点官架子都没有。但多年的职场生涯告诉曲卓,看人不能凭感觉。始终保持着客气和尊重的跟对方聊了一阵。

 说了十来分钟的话,韩文泓看了眼时间,起身说:“走,我领你把入职手续办一下。”

 “给您添麻烦了。”曲卓起身微微鞠躬表达感谢。

 “小伙子,那么客气干嘛。”韩文泓笑着拍了下曲卓的后背,带着他上楼先到领导面前露一脸。

 所里几个头头脑脑都在江所长办公室研究事呢,大伙儿看到曲卓,脸上或多或少的都露出了笑模样。

 林兰英冲曲卓招了招手,示意到她身边。指着几人面前摊开的4开绘图纸:“看看吧,你可真给我们出了份难题呀。”

 曲卓看了眼绘图纸,上面是他那份4kdrAm设计图。不明白所谓的“难题”是打哪来的,凑小老太太身边装出傻乎乎的模样问:“咋地啦?”

 林兰英苦笑,看了向周围其他人,大家脸上都露出了无奈的笑。

 曲卓画的图本身没任何问题,问题在于对制造精度和工艺的要求太高了。

 当然,这不是眼下一帮人坐一起犯难的主要原因。

 更大的问题是,莫斯泰克去年推出了采用双层多晶硅栅工艺的16kdrAm。

 上面领导的意见是,有没有可能直接跳过4k,看齐国际最高水平。

 要知道,我们的1kdrAm项目才刚成功没多久,眼下才捋顺工艺,堪堪把良品率提上来了一些。

 这时候上4kdrAm,就已经跳过了德州仪器3t1C结构的2k产品。

 直接上16k,都不是步子太大的问题了,而是……

 没有“而是”,现在上级领导已经提出了殷切的期望,留给科研工作者的余地其实很小。

 除非有愿意抗雷的,出面解释其中的不切实际。如若不然,剩下的就只有咬紧牙关排除万难了。

 当然,这事儿没法跟曲卓这个小年轻讲。江所长不着痕迹的岔开话题,指着图纸说:“你小子搞的这东西,是在德州仪器1t1C的基础上改进来的吧?”

 “领导好眼力!”曲卓竖起大拇哥送上马屁。

 “你是从哪接触到的1t1C结构?”旁边的二室主任纳闷的问。

 “呃~”曲卓紧急调用“曲红旗”的记忆,回忆一番后回话:“73年的时候,我爸去世前,收到了一批港岛那边转回来的技术资料。里面有1t1C架构的相关技术和专利说明。”

 “好小子,看一遍就记下来了。还能有所精益,确实有天分。”一位曲卓不认识的胡子大叔发出感慨。

 “嗨~插队这两年没啥事儿,天天净瞎琢磨了。也不知道可不可行。”曲卓一脸憨厚相的谦虚。

 “哼,别得意。你脑子里的那点东西,现在已经落伍啦。”胡子大叔也不知道从哪看出来曲卓得意了,指了下资料室的方向:“趁着现在有闲,多去看看资料,多了解一下国外这些年进步。”

 “是。”曲卓老实的应声。

 “韩主任,小曲的入职手续还没呢吧?”江所长问韩文泓。

 “我正打算带他去办呢。”韩文泓回话。

 “去吧去吧,赶紧办完赶紧把户口落了。”江所长交代。

 “是。”韩文泓应声的同时,示意曲卓跟他走。

 入职手续流程还挺多,人事科那边曲卓上次来时已经办完了,过去补签了两个名字就算完事儿。临了拿到一张盖着大红章的入职证明,有了这玩意就能去街道办落户了。

 接着去财务室……

 曲卓现在的正式身份,是国科院科学技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每月有十九块七毛五的国家补助。

 另外,在半导体研究所挂职,每月有二十三块五的岗位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