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步步生莲方寸山下

第624章 粗糙和精密是相对的

8086是因特尔七八年六月发布的。

 基于三微米工艺,拥有两万九千枚晶体管,时钟速率高达 10 mhz,以及 16 位带宽的先进处理器,也是x86架构的开山鼻祖。

 好吧,虽然距离8086发布还有两个多月,但眼下用“先进”和“高达”这两个词,已经不合适了。

 因为8086除了时钟速率,带宽、架构和指令集的丰富程度,都被内陆即将在各大学术期刊和杂志上公布的jie7515芯片,远远的甩在身后。

 jie7515是我们自研微型处理器的正式定名。

 其中“jie”是致敬珠算之父朱杰明。“75”是对外公布数据中,微型处理器项目的立项时间1975年。“15”是该项目的第十五个版本。

 这一“命名”明确的向外传达了,我们的自研微型处理器前后经历了两年多的研发,历经了十五个版本的迭代才最终定型。

 如果感兴趣的“人”,有足够的情报收集能力,就能查到,从七七年年底开始,内陆就已经有多批次基于jie7515芯片搭建的小微型计算机配发至全国范围内的十几家单位。

 时间进入78年后,配发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随随便便一查,就能查到三十多家单位已经实际配发。同时还有更多的单位,正在派遣人员进行操作培训。

 另外,还向港岛三所高校外销了十五台。

 这些信息足以说明,内陆已经有了批量生产的能力……

 曲卓拿到利亚姆给的照片,初时看的很用心,但很快便失去了兴致。

 把摊开排列照片拢到一起,很随意的问:“因特尔的下一代处理器?”

 “是的,有什么感想?”利亚姆满怀期待。

 “失望。”曲卓把照片扔到一旁。

 “失望?”利亚姆很意外。

 “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因特尔的新一代处理器,采用的是三微米制程。” 亚伦克鲁格插言。

 “制程不代表什么。另外,三微米制程并没有多先进。”曲卓话说出口,见亚伦克鲁格似乎不信。继续说:“jie7515最初的设计,同样准备使用三微米制程。

 但很可惜,掩膜技术没有跟上。为了保证良品率,只能选择五微米,时钟频率也降到5.2。”

 “如果采用三微米制程呢?”亚伦克鲁格问。

 “12mhz。”

 “哇哦~” 罗德琳·伯顿发出一声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