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佛洞,莫高窟,壁画显真机(第2页)
白文正说着便带着队员们朝莫高窟走去。
对于李琦所说的事情,队员们心里都感到有些不对劲,但一时又说不上来具体哪里不对。
再次回到封锁区域后,看守的警员立刻放行,不敢阻拦。
工作人员也如队员们所料,基本上都已经离开了。
韩立见队员们回来,赶紧迎了上来。
白文正几人向韩立要了几个手电筒后便纷纷进入石窟。
石窟的主入口是九层塔的外形建筑。但真正进入洞中后,四周的光线仿佛被瞬间吞噬。
温度有些清冷。如果没有手中的手电筒照亮,眼前将是一片漆黑。
石窟的路并不宽敞。此时也还没有经过后世的扩建,因此最多只能两人并肩而行。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地面坑洼不平,保留着岁月的痕迹。一股保护文物特用的涂料气息扑鼻而来。
白文正走在队伍最前,手电筒的光束划破了黑暗,照亮了这条蜿蜒曲折、将各个小石窟相连的小径。石窟两侧,密布着不足一平米的小室,内里安放着各式佛像:有的佛陀双眼微阖,流露出无尽的慈悲;有的金刚则怒目圆睁,法器高举,威风凛凛。步入此地,仿佛能净化心灵,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静下来。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文物,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已细心地为每个石窟编上了号码。队员们沿着这条小路,越走越深入。途中,有些地方狭窄得仅容一人通过,胖子那庞大的身躯不得不费力挤过;又有些地方低矮异常,需得弯腰低头方能前行。
如今闻名遐迩的莫高窟,在后世经过修缮,已成为旅游胜地。然而此刻,它仍保留着千年的原貌,就连地上一块不起眼的石子,都可能见证了数个朝代的兴衰更迭。
随着探索的深入,队员们逐渐目睹了不同朝代、风格迥异的壁画与佛像。“这里面的景象,比从外面看要壮观得多!”诸葛青环顾四周,不禁感叹,“真是令人好奇,这究竟是谁建造的奇迹?”
队员们对此茫然无知,但胖子显然对此地颇有研究:“关于莫高窟的起源,我可是做足了功课。大多数资料都认为它始建于公元366年,当时这里属于前凉政权。有个叫乐樽的和尚,为了寻找一处静谧的修行之地,来到了大泉河畔的鸣沙山。据说他在此地看到了金光闪耀、千佛显现的奇景,认为是吉祥之兆,于是便在山上凿岩开洞,建造了敦煌莫高窟的第一座石窟。”
诸葛青听后,半信半疑地问:“真的吗?我还以为这是某位帝王大兴土木的结果呢。”
胖子双手合十,一本正经地说:“我说的可是千真万确,文献里都有记载。而且,这莫高窟可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各个朝代都对此有贡献。咱们现在看到的,可是货真价实的佛家圣地!”
陈天看着胖子的举动,好奇地问:“胖子,你这架势,不会是信佛的吧?”
胖子嘿嘿一笑,做了个道家的子午诀抱拳礼,向陈天鞠了一躬:“我嘛,信而不迷,啥都信,也啥都不全信。见佛拜佛,见道敬道,就算见了上帝,我也能聊上两句。”说着,他还在胸前划了个十字,煞有介事地加了句,“阿弥陀佛,无量天尊,还有阿门!”
陈天闻言,对胖子投去了几分鄙视的目光。作为道门正统弟子,他对胖子这种杂而不精的信仰态度颇为不屑。不过他也明白,信仰之事强求不得,胖子这样也属正常。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白文正开口了:“我们已经到了八十号石窟,李师傅说那副壁画在八十四号,大家小心些。”
队员们闻言,纷纷点头,迅速前行。八十一号、八十二号……很快,他们便来到了第八十四号石窟前。所有人的目光几乎同时聚焦在了眼前的壁画上。
这个石窟高约两米,面积大约三平方米。三面墙上都画满了壁画,而且描绘的都是同一个场景。
“你们看,壁画上这些人形的动作扭曲,和那些尸体简直一模一样!”陈天指着壁画上围成一圈的人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