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烟火82(第2页)

说了一路的话,到家的时候,小蝉正在。

“妈!”

“嗳!咋了?”

“我……我想给我娘家拉几麻袋红薯,您看成吗?”

桐桐就笑:“你们的家业你们做主,咋还问起我了?”

“那不成呀!您不点头,我送回娘家,是不是不像话?”

桐桐越发笑了:“你接你爸妈和你哥你嫂给你的补贴,也没人问过我意见,你也不一样拿了?”她打发小蝉,“去吧!想晚上去不扎眼,那就把孩子给我送来,我带一晚上。”

“嗳!”

两口子连夜晚送了几麻袋的红薯,回来才凌晨四点多,带回来好几斤羊肉。

桐桐看着羊肉:“……”这三年下来,估计那边的肉类饲养场就得被这么吃完。不用问都知道,这只羊又‘病’了。

小蝉说:“改天等大姐和姐夫带着孩子回来了,咱炖羊肉。”

于是,就吃到了一顿炖羊肉。味道还不敢散出去,只能是罐闷,闷一晚上第二天才吃的。

小如吃了弟媳妇从娘家弄回来的羊肉,咋好意思?到底跟小海两人弄了些木屑给张家送去了,也不留饭,反正就是买到了,给亲家婶子烧炕的。

跟张家这亲家处的就很好,关系很和睦,都客客气气的。

桐桐也主动说小海:“估计家里也难,家里的粮食在哪里放着,你知道,你自己去拿。”小海看了小如一眼,小如眼睑一垂,他才赶紧应了一声。他去拿了几斤玉米芯面,几斤红薯面,几捆红薯藤,一筐子红薯细根。

给他家的时候,他是这么跟他爸妈说的:“……配给少,小如有时在食堂吃饭,我们的配额粮食是玉米芯粉,这是小如从她自己的口粮里给你们挤出来的。然后指着红薯藤,我给人家拉货,偷着藏了这些,给家里捎带回来了。

红薯面是我丈母娘给的,这细根也是我丈母娘捡的。听说小如叫我送粮食回来救急,又取了这些……”

关母:“……”这个是你媳妇的,那个是你丈母娘的,处处都把你媳妇、你岳家顶在前面显摆,就怕不知道都是你媳妇的功劳。

但……拿回来总比不搭理强,她啥也没说,更没法留儿子吃饭。

小海要走,关母嘴角翕动,但到底是啥也没说。本来还想着城里有配给粮,子女和父母都能有指标。她想去城里,跟着小海两口子过,自己是亲妈,他们奉养老人,国家不该拦着。

可现在这一送粮食,这话也没法提了。

她只试探的问:“……城里还是好呀!爹妈子女都能跟着有粮食。”

“哪呀?没有劳动能力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子女……”可不是全部!不劳动想白拿商品粮户口?想啥美事呢?

关母:“……”那就是不行呗!

她再不言语,看着儿子远去,然后一回来,红薯面就被大儿媳妇拎到她房间去了,再叫骂都不开门。

“你是猪托生的!你一家子都是猪托生的。”关母骂大儿媳妇:“吃着婆家的,贴着娘家的……啥东西嘛!昨儿才拿了一捧粮食回去,你当我眼瞎?老二家的往回扒拉粮食,你呢?看门狗都知道护食……你真是两个猪狗都不如。”

关家的大儿媳咬着被角哭,不肯出声:没法子!娘家那么多口子人,再不弄点吃的,就得饿出人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