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大生产(第2页)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张云哪怕拥有后世的一些眼光和预知,也不敢说自己的决策就一定正确,因此才需要总部和老家大佬的指点和把关。
而既然老总等人没有异议,那至少说明此次规划在方向上是没有大的问题的。
剩下的,自然是靠军分区部队自己打拼,以及自己如何善用缴获加成系统这个金手指了。就看自己能否带着部队,从第一军鬼子驻地太原周边,狠狠的咬下一块肉来,并逐步改变北方抗战的这个局面。
………………
确定了后续发展方向后,张云自然干劲满满。
他随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军分区组织开展了一次大生产运动。
前文说过,由于张云之前豪气万千的大手一挥,赠送了来援部队十多万套军衣棉服以及被褥餐具等物资,直接造成了军分区储备物资数量的急剧下降。
虽然张云“套现”的棉花布匹等原材料还算充裕,但是棉服军衣等现成物资的储备却显得捉襟见肘。
如今的情况,是棉花布匹堆满仓库,可是棉服被褥却数量不足;钢铁、炸药等原材料数量不少,但是子弹炮弹数量却已经有些紧张;铝材等原材料储备数量挺多,但是餐具水壶等物资却急需补充。
因为,为了尽快补充仓库急需的物资,为下一步战争计划的顺利展开打下坚实基础,张云便安排军分区的后勤部和政治处等,联合控制地区的地方抗日政府,鼓励组织民众们开展了一次大生产活动。
从1940年12月底,一直到1941年2月初,一场由广大军民积极参与开展地轰轰烈烈大生产运动便拉开了帷幕,全军分区超过百万的军民共同上阵,共同生产物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这个有些寒冷的冬日里,由后勤部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的一批小工厂小作坊便应时而开。这些军民小工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中不乏很有现代意味的一些轻工业加工厂,如纺织厂、成衣厂、肥皂厂、小型钢铁厂、榨油厂、磨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