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碰撞1-鬼子突击(第2页)




    不够由于前线机场不足,目前B25轰炸机群仍然只能在太原、老家、南宫等各个机场起降。



    其他兵力方面,1纵、3纵正在准备从赤峰、建平方面启程,向河口方向集中;



    冀南第25旅约2万人则乘车向赤峰、宁城、建平方向挺进,接替1纵、3纵防区;



    冀南第23、26、27旅6万余人则正在进行休整,可以作为此次作战我军的总预备队。



    因此,目前我军在河口总兵力约为28万人。另有其他兄弟部队约10万正在草原上,应该可以在一两天内抵达。”



    张云略微满意的点了点头。



    “安排建筑兵团继续在河口西侧建设新的野战机场建设,以方便B25轰炸机入驻。我们要尽可能缩短轰炸机参与东北战事的距离。”



    刘长青点头,立即吩咐参谋们去传达命令。



    张云转过头来,再次打量着地图上泾渭分明的敌我部队,心中感到了些许压力。



    奶奶的,这可是真正的大兵团决战啊,而且还是在草地、沙地等平坦地形上开展的工业部队决战,敌我双方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地形优势。



    张云记忆中,整个二战期间类似场景的大型战斗只有库尔斯克会战和阿拉曼战役,都是在平坦地形上进行的战略对决。



    战场上一望无际,甚至很少出现村庄和农田。



    问题是,这两场战役最终都演变成了双方部队的血拼和消耗。



    库尔斯克会战中自不用说,汉斯国损失了近50万部队、1500辆坦克、5200门火炮和1000架战机,毛熊则损失了近80万部队、6000辆坦克、3000门火炮和1600架战机。



    阿拉曼战役虽然不大,但双方也都损失了数万人和数百辆坦克。



    换句话说,这样地形下的决战之中,双方都不可避免的遭遇巨大的损失。毫不夸张的说,在这样的激烈血拼下,士兵伤亡真的仅仅是数字罢了。



    “老家和总部那边有什么建议么?”



    张云看向了刘长青。



    刘长青点了点头道:“老家和总部高度重视此次决战,全程都在观摩着作战。老家提醒说鬼子调动如此多的兵力过来,很可能是其大本营着急了,想要尽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将咱们驱逐或者歼灭在河口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