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皇上可以继续再塑造(第2页)

 慈禧皇太后听李莲英这样说,赶紧问道:“宫里议论什么了,哀家怎么没有听说过。小李子,你快说,让哀家听听,他们在议论什么?” 

 “老佛爷,这几天宫里在热议皇帝大婚的事。宫里的人都说现在皇帝己经十七岁了,应该到大婚的时候了,老佛爷应该考虑给皇帝大婚了。”李莲英小心翼翼地对慈禧皇太后说。 

 “大婚?”慈禧皇太后一听,心里不由得“咯噔”地一下,宫里的人怎么这么清楚这件事。 

 她这些天忙坏了,几乎把皇帝快要大婚的事给忘了。 

 去年她颁旨准备归政,众大臣力谏她暂缓归政,最后她没有同意大家的意见。后来众大臣又建议她,让她训政,她才采纳了大家的意见,开始训政。 

 现在皇帝要大婚,这就意味着她马上要把手中的权力交出去,这怎么能行。 

 她去年颁旨归政,那是因为迫于形势压力,光绪皇帝己经十六岁了,到了亲政的年龄。 

 后来,她听取了李莲英的计策,躲过了这一劫,采取训政,才使她的权力没有落入光绪皇帝的手中。 

 现在光绪皇帝要大婚,岂不是又要把她的权力交出去,这可不行,她必须得牢牢地把权力抓在手中。 

 慈禧皇太后赶紧问李莲英:“小李子,你说这事该怎么办?” 

 慈禧皇太后每每遇到这些棘手的问题,她第一个征询意见的就是李莲英。 

 李莲英总是在最紧要的关头,会给她指点迷津,提出比较合理化的建议。 

 现在,她自然想到的还是李莲英。 

 李莲英见慈禧皇太后征询他的意见,他略加思索后,说:“老佛爷,奴才以为皇帝到了大婚的年龄,还是该给他按时大婚的好,不然会引起大家的非议,有些事情是阻挡不住的。” 

 “那你说,哀家该怎么给皇上大婚?再说,皇上大婚后,他不就要亲政了吗?他一亲政,把哀家搁哪儿?”慈禧皇太后说出了她心中的担心和顾虑。 

 “老佛爷,不管怎样,纸里是包不住火的,阻挡不是个办法。奴才认为,可以采取大禹治水的办法,只能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