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农家三少
第585章 老佛爷,您彻底想错了(第2页)
现在她也不能把李莲英提出来的想法,一棍子打死在萌芽状态,先让他说出来,听听再说。
“小李子,此话怎么讲?”
“老佛爷,奴才以为现在老佛爷急于归政皇上,是一个不明智的举措。”
“怎么不明智了?”
慈禧皇太后心想,她的这个归政皇上的想法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竟然被李莲英这个奴才给否定了,成了不明智的举措,她想不通。
现在光绪皇帝已经成年,学业有成,能够独立驾驭朝政了,她可以放心地把权力移交给光绪皇帝。
趁她现在岁数还你太大,归政后,好好享几年清福。
她已经垂帘听政二十多年了,操心的够多的了,现在心力交瘁,精力大不如从前,她想退居第二线,享受天伦之乐,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指导一下光绪皇帝。
“老佛爷,您自以为撤帘归政后,您就可以享清福了,是吗?”
“对啊,到时候,哀家也可以随时指导和辅助皇上处理朝廷大事,哀家还可以腾出时间来,由你陪着哀家养养花,逗逗鸟,遛遛弯,岂不快乐!”
“老佛爷,奴才斗胆说一句,您彻底想错了。”
李莲英说完这句话后,就有点后怕了,她怕慈禧皇太后发怒。慈禧皇太后发怒,翻脸比翻书还快。
话他虽然说出来了,可是心里却胆战心惊,唯恐慈禧皇太后立马翻脸不认人,治他的罪。
然而,慈禧皇太后这次的表现却出乎他的意料,她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态度温和地问道:
“小李子,你为什么说哀家彻底想错了?”
“老佛爷您想想,皇上一亲政,他对谁会最亲?”
“当然是哀家啊,是哀家立他为皇上的,而且是哀家扶持他坐上皇位的。”
“老佛爷,您这就错了,您要知道血浓于水。皇上亲政后,他最亲的人一定是醇亲王,而不是老佛爷。因为醇亲王是皇上的亲爹啊!”
慈禧皇太后一听李莲英的话,忽然后背发凉,直冒冷汗。
李莲英说的对,皇上一旦亲政,他最亲的人就成了醇亲王。到时候,她的话,在皇上面前就不一定好使了。
“小李子,此话怎么讲?”
“老佛爷,奴才以为现在老佛爷急于归政皇上,是一个不明智的举措。”
“怎么不明智了?”
慈禧皇太后心想,她的这个归政皇上的想法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竟然被李莲英这个奴才给否定了,成了不明智的举措,她想不通。
现在光绪皇帝已经成年,学业有成,能够独立驾驭朝政了,她可以放心地把权力移交给光绪皇帝。
趁她现在岁数还你太大,归政后,好好享几年清福。
她已经垂帘听政二十多年了,操心的够多的了,现在心力交瘁,精力大不如从前,她想退居第二线,享受天伦之乐,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指导一下光绪皇帝。
“老佛爷,您自以为撤帘归政后,您就可以享清福了,是吗?”
“对啊,到时候,哀家也可以随时指导和辅助皇上处理朝廷大事,哀家还可以腾出时间来,由你陪着哀家养养花,逗逗鸟,遛遛弯,岂不快乐!”
“老佛爷,奴才斗胆说一句,您彻底想错了。”
李莲英说完这句话后,就有点后怕了,她怕慈禧皇太后发怒。慈禧皇太后发怒,翻脸比翻书还快。
话他虽然说出来了,可是心里却胆战心惊,唯恐慈禧皇太后立马翻脸不认人,治他的罪。
然而,慈禧皇太后这次的表现却出乎他的意料,她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态度温和地问道:
“小李子,你为什么说哀家彻底想错了?”
“老佛爷您想想,皇上一亲政,他对谁会最亲?”
“当然是哀家啊,是哀家立他为皇上的,而且是哀家扶持他坐上皇位的。”
“老佛爷,您这就错了,您要知道血浓于水。皇上亲政后,他最亲的人一定是醇亲王,而不是老佛爷。因为醇亲王是皇上的亲爹啊!”
慈禧皇太后一听李莲英的话,忽然后背发凉,直冒冷汗。
李莲英说的对,皇上一旦亲政,他最亲的人就成了醇亲王。到时候,她的话,在皇上面前就不一定好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