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此事只能我们三人知道(第2页)

  那一年,康熙皇帝偶感伤寒,后又转为疟疾,三天两头,寒热发作,浑身难受。

  康熙下旨,遍征天下名医,前来给他看病。

  随后,天下名医络绎不绝,纷纷前来给康熙皇帝看病,结果,康熙皇帝吃了许多药,还是不见效果。

  就在康熙皇帝心急如焚之时,来了两名法国传教士,听说了康熙皇帝的病情,特地前来为康熙皇帝就诊。

  他们给康熙皇帝呈上一种白色的药粉,说是法国产的,叫“金鸡拿”药剂,专治疟疾,而且还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如果康熙皇帝吃了这种药,他的疟疾就会很快好的。

  康熙皇帝听了非常高兴,当下就按照两位传教士的说法,服用了这种药剂。

  没想到,这种药剂效果非常明显,康熙皇帝吃完后,时间不长,疟疾就没有了,身体很快恢复了健康。

  康熙皇帝龙颜大悦,给这两位传教士在皇城内赏赐个宅第一座。宅邸就在西安大街路南的蚕池口。康熙帝亲自题写了“仁慈堂”,表示对这两位传教士的感谢。

  第二年,两位传教士想在仁慈堂西侧的一块空地上修建一座教堂,于是上奏康熙皇帝,请求康熙皇帝恩准。

  康熙皇帝自然恩准了这两个传教士的请求,批准他们建教堂。

  教堂修建好后,康熙皇帝给两位传教士赏赐“万有真元”横匾及长联,命名为“救世祖堂”,即所谓的北堂。

  由于蚕池口紧挨宫廷,加之北堂所建钟楼过高,可以从北堂俯瞰内城。

  后来在咸丰十一年的时候,总理衙门曾经向法国使馆提出过这一问题,但是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反而在同治四年,重新加高扩建了北堂。

  于是,这个问题在大清国朝廷内就变得异常尖锐了。

  现在,慈禧皇太后打算在修建清漪园的时候,顺便把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修葺一下,再趁此机会,把北堂搬迁走。

  李鸿章从储秀宫出来,径直就向他的府邸走去。

  李鸿章一边走,一边在想,如何把那个北堂搬迁走,这是他最头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