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你不要逼人太甚(第2页)



    八位顾命大臣听完东宫太后的话,觉得她的话言之有理,合情合理,再也不好说什么,就都点头表示同意了。



    此时的圣母皇太后虽然没有看到事情的发展按她预料的方向进展下去,但是毕竟八位顾命大臣开始妥协了一半,标志着她的目的接近了一步,她的要求达到了一半,得饶人处且饶人,姑且就先这样吧,等着慢慢在收拾他们,再从他们的手中攫取更大的权力。



    就这样,新皇帝还在后花园里和谙达张文亮捉蝈蝈,斗蛐蛐的时候,八位顾命大臣和两宫太后就开始为了掌握大清社稷的大权进行了第一次交火。



    此时的新皇帝继位,实际上变成了八位顾命大臣和两宫太后一起垂帘听政,新皇帝载淳只是个摆设。



    两宫太后的大印是哪里来的?



    上面说到过,咸丰皇帝在临终前,召见过两宫太后。当然,那时候她们还不是两宫太后,她们两个还是皇后和懿贵妃。



    咸丰皇帝分别给了她们两个人一个小金匣子。当时告诉她们平时不要打开,必要时再打开,那时是她们的护身符。



    现在两宫太后感觉到八位顾命大臣已经把她们两个架子火炉上烤了,她们不得不拿出这最后的杀手锏。



    咸丰皇帝传给东宫太后的是一枚“御赏”印,传给西宫太后的是一枚“同道堂”印。



    八位顾命大臣谕旨拟好后,呈给两宫太后御示,两宫太后御示完后,分别由东宫太后在谕旨的起头盖上“御赏”印,西宫太后在谕旨的末尾盖上“同道堂”印。谕旨只有同时盖上这两枚印章,才能生效,否则不能颁布。



    看来咸丰皇帝还是有先见之明的。这样做,八位顾命大臣和两宫太后可以互相牵制,权力就不会落在其中的任何一方。



    再说,咸丰皇帝一行人在热河避难的时候,恭亲王奕留在北京处理国家大事。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后,恭亲王奕就与英法联军从中斡旋,进行谈判。无奈清政府早已腐败不堪,无法抵抗英法联军的进攻,由于军事实力上的差距,节节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