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绅士名流联名上书抗议慈禧(第2页)

 他说:“元善,谁怕了!我只是有所顾虑罢了。现在经你这么一说,我下定决心给你在报纸上刊登这则消息。”

 经元善见汪康同意了,兴奋的像个孩子一样,一下子上前搂住汪康的脖子,说:“汪康,士为知己者死,大丈夫就应该为国家分担忧愁才对。”

 汪康赶紧帮助经元善策划报纸上刊登消息的内容,很快,两个人就策划好了。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明天早晨的报纸上刊登这则消息。

 汪康和经元善做完这件事后,两个人心里轻松了许多。

 汪康拿来一瓶酒,又叫手下准备了一些下酒菜,端上来,就经元善说:“元善,今天咱们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现在咱们喝点酒,以示庆贺。”

 “好,就听你的。人逢喜事精神爽,酒逢知己千杯少。今天咱们两个高兴,我们来个一醉方休,不醉不归。如何?”经元善说。

 “好。”汪康表示同意。

 两个人开始推杯换盏,把酒言欢,觥筹交错。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个人又开始聊上了这件事。

 “元善,你想过没有,如果上面追查下来,你该怎么办?”汪康不无担忧地问经元善。

 汪康这样一问,经元善愣了一下。

 他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只顾一腔热血地办这件事情,退路倒确实没有想过。不过,他很快就镇静下来了。

 他略微思索了一下,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呗!”

 “你去哪儿?”汪康问。

 “到时候根据情况看吧,现在我也说不清楚。我现在想的就是如何阻止这件事情不发生,不让国家再发生兵端,给普天下老百姓带来灾难。”经元善说。

 他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两个人就这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一直聊到深夜,经元善才起身告辞。

 第二天一大早,报纸一发。很快,电报局门前就排起了长长的一条队伍。这些人都是前来报名参加联名上书的绅士名流。

 这些名流人士中,有现任翰林院编修蔡元培,名噪一时的章炳麟,还有丁汝昌的儿子,吴长庆的儿子等等一些知名人士。

 经元善看着这些知名人士都参加了进来,支持他联名上书。他感觉到他的这个举动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壮举,他觉得他自己非常了不起,非常自豪。他仿佛感觉到他的这份电报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