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翁同龢给光绪皇帝离别赠言(第2页)
光绪皇帝赶紧上前一步,一把搀扶起翁同龢:“老师,您快快请起。朕让您受罪了,这是朕的不对啊!请老师原谅朕。”光绪皇帝满脸愧疚地说。
“皇上,不怪您的事,都是老臣的不对,是老臣给皇上添堵了。请皇上多多海涵老臣。”翁同龢自责地说。
“老师,真是朕的不对,朕现在心里堵得慌啊!”光绪皇帝无可奈何地说。
“皇上,您不要过分自责自己,老臣知道,这些事情也是皇上逼迫无奈,身不由己啊!”
“老师,您能理解朕的难处就好。现在您走了,朕的身边又少了一个得力干将,少了一个大力支持臣的人!朕真是于心不忍啊!”
“皇上,您别难过。老臣走了,您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把康有为找来,听听他的意见的建议。康有为的才能胜过老臣十倍。皇上变法可以多多依赖康有为,多多听听他的意见。”翁同龢叮嘱光绪皇帝说。
“老师,您的话,朕记住了。谢谢老师的提醒。”光绪皇帝感激地说。
“皇上,老臣走前,别无赠言。老臣只能跟您说点掏心掏肺的话了。”翁同龢不无遗憾地说。
“谢谢老师临行前的肺腑之言,朕一定会铭记在心的。”光绪皇帝满含热泪地说。
翁同龢看着光绪皇帝流泪了,他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皇上,也许老臣这一离去,再永远见不到皇上了,老臣觉得有些推心置腹的话,不得不给皇上交代一下。”
“说吧,老师,请您不惜赐教,朕认真聆听。”
“皇上,朝中大臣多数是反对变法的,特别是军机大臣刚毅,他是个十足的保守派,顽固得厉害。皇上一定要时时提防此人,万万不可忽视这个人的一举一动。皇上一定要派人盯紧这个人,随时关注他的一举一动。”
“朕知道了。”
“至于老佛爷,现在她是隔岸观火,明修贱道,暗度陈仓。她表面是一套,暗地里是一套,言行不一致。老臣以为,皇上也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采取阳奉阴违的做法,表面上要顺着她的性子。私下里,您可以坚持您的做法。慢慢变法,切不可性情急躁,急功近利。”